《阿尔巴特》是一部由查格德尔 / 照勒巴雅尔执导,巴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尔巴特》影评(一):骤雨
在黑夜中总有什么要亮起来
——舒婷
1、符牌、地貌
符牌
《辽史》:国有重事,皇帝以(银)牌亲授使者。
《金史》:收国二年(1116年)九月,始制金牌,后又有银牌、木牌之制。
《元史》:赐来使素金牌佩之。
《明史》:宣召亲王、军情重物、奉旨差遣。
《新元史》:三珠虎符(三珠虎头金牌,以缀宝珠分四等,三珠、两珠、一珠、无珠。)
《蒙鞑备录》:太师、元帅所佩金牌,第一等贵巨,带两虎相向,曰虎头金牌。用汉字曰:‘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又其次,乃银牌,文与前同。
以上,一珠符牌是高级将领或贵族佩带的金牌。片中给十户长的符牌或许只是为了看上去好看而设计,现实中并不存在。
地貌,为后面行军、埋伏、脱敌等情节做了预示。这不只是发生在茫茫草原上的故事。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到底在历史中是一只什么样的军队,还要从游牧文明本身的特点来看,并且欧亚草原或者蒙古高原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草原这个地理感官的误解上。高原,河谷丘陵山川阔野成就了蒙古骑兵的传奇,地理决定了文化细节的演绎。
2、ARAVT
ARAVT不全由年轻战士组成,也正好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能在千军之中被挑选来执行这个任务。除了极强的战斗力外,更多需要ARAVT有较高的战术素养和丰富的经验。
首领察克尔:尊重大家却也不因队伍的消沉而放弃自己的诺言。
两个年长的老者:年长揉搓羊皮者纳钦,最后展现了关于游牧战士如何面对死亡的选择;年长的与天语者阿海,在队伍内出现意见纷争时用思乡的歌声化解了大家对立的情绪,缓和了矛盾,并在少年乌吉木的疑问中不断的解读游牧文明的信仰,并也最后用自己的视死如归成为萨满信仰和鹿角银甲战神传说的一部分。
三个中年战士:心细周全,负责给养炊事的布赫腾格里;聪明却现实,但能服从大家的选择的独眼人,能推动故事的另一条隐线以对照整个故事的实际走向;始终警觉的能预感敌情,时刻负责队伍周边警戒的中年依德赫。
三个青年:在废墟中发现婴儿,始终关照队伍内各种细节,并弥补他人疏漏的十户长儿子海赫尔;负责侦察,脚力极快,可独立作战的弓箭手;帮厨贪吃的苏勒毕克。
一个少年:缺少经验的少年乌吉木来完成对传统、文化、战术的提问和情节推动。
十个人组成纺锤形富有经验可独立作战机动且具进攻性的作战单位。
3、行军
在开阔和没有敌情的地域行军,通常不穿盔甲,如开头在刚进入残敌活动区时,所有人盔甲都放在一匹驮给养的马上。深入残敌活动区,应战时迅速穿甲作战。
负责照顾孩子的布赫腾格里出现在片子中多数时候不穿盔甲,进行伏击战时是穿的。对照他之前之后穿与不穿盔甲时的情节,交代了布赫腾格里战死的暗线。
如果穿盔甲,不容易照顾婴儿,如果不穿盔甲,受伤的几率增大。在一个执行机动任务的队伍里,负责照顾一个婴儿本身就暗示了布赫腾格里必死的结局。
4、防御
弓箭手在与大队人马失散的情况下脚力极快的找回队伍,负责外围侦察。队伍里的依德赫非常警觉,无论夜里还是白天,能提前发现敌人的气息。
5、脱敌
如风驰骋的蒙古骑兵骤散骤聚,运动战和游击战也许最早应来自渔猎文明以及游牧文明。能够全身而退才能保证有生力量,并不断反复发动进攻,直至胜利。
深入残敌区,机动性和脱敌尤为重要。片中有集体摆脱追踪、个人遇险、遭伏三种脱敌的情节。成功的脱敌不仅需要丰富的作战经验,还需要极高的战术素养,以及执行战术的战士有高度的自觉性并磨练成战术本能。
脱敌一:集体摆脱追踪
故事开始,当发现有人尾随时,ARAVT选择从河谷沿着河流向下走,使尾随的敌人找不到脚印,而摆脱尾随的追兵。
脱敌二:个人遇险
由于进入残敌区域,弓箭手陪布赫腾格里两人离开队伍去找水。中途弓箭手发现猎物脚印,想给大家饱餐一顿离开布赫腾格里,这时尾随的两队敌人出现了。布赫腾格里和弓箭手两人分别躲开了敌人。
布赫腾格里没有顾上寻找弓箭手,而是先跑回驻地将消息告诉大队人马,这是一种自觉保证大多数有生力量存活的理性选择(要是西方工业文明的电影恐怕这一小段插曲,就够来回讨论出一部商业大片,拯救一个战士的生命也是民主、自由的西方价值精髓的展现之类了)。弓箭手在躲避敌人之后,也没有寻找布赫腾格里,而是直接尾随敌人找到了敌人的驻扎地和神医的行踪。
中年战士跑回驻地报告消息,青年战士深入敌后探营的各自作战又心有灵犀的协调性,除了个人经验, 还有互相构筑的团体整体性和目标一致性。同时,个人脱逃也为后面展现ARAVT被埋伏时,队伍连续两次化整为零的战术选择预先交代了伏笔。至于这只精锐部队,到此处已名副其实了。
弓箭手如何脱敌的部分,除了表现了一下躲避敌人潜伏时偶遇到神医的孙女,以及画面之外的没有展开的爱地萌芽哈,没有过多镜头。布赫腾格里在水边的机警,却非常精彩。
布赫腾格里,走到河边正准备打水,突然发现岸上右边来了敌人骑兵。扔下水桶,布赫腾格里想从左侧逃掉,结果发现左边也来了队敌人。布赫腾格里只有原地潜伏,但水桶留在岸上就容易被敌人发现。此时,布赫腾格里返身抓起水桶跳进河里,在岩石下躲了起来。
由于敌人离河太近,为防止被敌人发现的一场近身肉搏,布赫腾格里在水下抽出短刀,利用河流消去了刀出鞘的兵铁声,防止敌人发现。当敌人走开时,布赫腾格里短刀还鞘,再也顾及不到水桶,飞奔驻地,报告消息。
接下来画面中的布赫腾格里一边看似慌不择路的跑,也在回头看有没有尾随的追敌,任何疏忽都将造成集体的覆灭。这种警觉性在独眼人突然捂住他的嘴时,他迅速拔出匕首。如此,全赖战斗经验之丰富,头脑清晰,作战本能的机敏。
脱敌三:遭伏
当遭遇对手的埋伏时,ARAVT马上自动分成两队人马。
ARAVT首领的儿子海赫尔、机警的依德赫、年轻的乌吉木、抱着婴儿的布赫腾格里四个人组成的年龄相对年轻的小队马上脱离主队,急速撤退。一方面牵引了欲夺婴儿的大部分敌人主力,另一方面也减轻了ARAVT首领察克尔带领的年龄相对较大的主队人马的作战压力。
而主队人马则利用人数相对较多,战斗力较强的强势,与欲追击和围击的敌人进行绞斗,一方面拖延了部分追敌的启动速度,为海赫尔四人提供了脱敌的时机,另一方面也乘机消灭了部分围剿的敌人。虽然最后年长的阿海还是战死了,但ARAVT的首领及主要作战力量也得以脱险。
典型的游击战,每个战士在摆脱埋伏中自觉的根据战场的形势完成作战选择。
当海赫尔四人被敌军追上时,一向机警的依德赫主攻放松警惕下马的敌人首领,海赫尔发现布赫腾格里被射重伤,救起婴儿冲出包围圈。此处没有交代的是在敌方首领重伤失去指挥的前提下,依德赫和乌吉木再次分开脱逃。
6、埋伏
蒙古骑兵骤散骤聚是表象,更多时候只有隐藏自己的实力,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才能起到奇兵的效果。游击战除了机动性,还有等待,等待战机的到来。等待中可以完成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所有准备,任何战争中的决战都是整个战争行为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战争或战斗应该以完成战略意图为目的而进行的一切作战行为。
7、实战
实战中的残酷和勇猛是战斗的高潮,弓箭手与阴谋者对决,以随手抓起的石头生砸死对方。
英雄的离场,是每个传奇都无法回避,却又必须书写的篇章。
电影结束,无论农耕文明的你是否愿意鼓掌,请带好随身物品离开。游牧文明的故事已经落幕。
如果人人能吃饱,而不必付出以鲜血作为成长的代价,而不必靠部落的征伐平衡现实利益或历史的走向。那么,这也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也决不是最坏的时代。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庭一,一九第五天
原帖:http://www.douban.com/note/254758433/
《阿尔巴特》影评(二):《阿尔巴特》:有血有肉的真勇士
以成吉思汗时代为背景,演绎十名勇士上山寻找神医途中的经历。偶然救得一名被毁蒙古包中的幸存婴儿,结果被敌军追杀,十人死伤无数,艰难回营交代任务。不出彩的打斗戏很平时简单,更多桥段在体现蒙古人豪迈性格的同时,也深入刻画人文色彩与游牧文化,对家庭的留恋,追求爱情的痴心,一心为主的忠诚,让一个个彪形大汉有血有肉展现真挚情感。
中蒙合拍片,据说汇集众多蒙古国的名角,但偶认识的不多,只知道巴森,挺喜欢里边的那位烧火做饭带孩子的光头大汉。巴森因此片还获得蒙古国“北极星”勋章,可算为中蒙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杰出贡献。不提“平时”的剧情,单说那诗情画意的风景,高山峻岭、广阔草原、韵味独特的蒙古包,都给人以赏心悦目超凡脱俗之感。伴随十名大汉的促膝长谈轻声歌语,我们权且就把此次观赏当成是一次人文观赏吧!
《阿尔巴特》影评(三):一段短暂的史诗
YSS NOT RECOMMEND
在草原上,生和死之间的界限如一线之间。活着的为了光荣的死去,死去的为了活者的荣光。蒙古人的情感与世界每个文化异曲同工,然而同样的尊严、忠诚、勇敢和善良,在物质极度贫乏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纯粹。
抛开本片不提,遥想那个狂热的年代,成吉思汗作为第一个异族进驻中原,覆灭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宋朝,奴役了当时地球上最多的人口。尽管当今的中国人都早已好了伤疤忘了疼,“大度”地把彼时的蒙古族人归入中华民族里,蒙古人终归仍然不是华人,无论是政治划分还是文化层面。只是蒙古人在不到百年之间被汉人逐出了国土,又以原始的面目回到了草原上,据历史记载返回故土的蒙古人连汉人的冶铁技术都没有学会;而同是异族入侵,清朝统治却真真地将满族融合到华夏文明之中。也正是因为蒙古人和满人对中国的成功入主,让比邻的日本人跃跃欲试,并为二次世界大战对华侵略的失败始终耿耿于怀。既然技术落后文明原始的蛮夷都能奴役中华,自认为亚洲最优越最先进的大和民族怎么就不能取而代之?
这部片子给出了部分答案:因为他们团结、守纪、敬畏神灵、为了共同的理想将生死置之度外。有了这种精神,任何个人和民族都可以做出超于常人的事业。阿尔巴特写出了蒙古人的史诗,也点缀了人类历史的星空。
《阿尔巴特》影评(四):迷人的風光 俗套的劇情
看之前有那麼一份期待:希望能夠像《征服,1453》那樣,在1個半小時內能夠瞭解那麼一段歷史。
結果自然大失所望,甚至連皮毛都沒有觸及到,這樣俗套的劇情令人懷疑自己是否身處上世紀20年代。除了烏蘇布省迷人的自然風光外,我想不到任何支撐我繼續看下去的理由。
對劇情最後那個令人作嘔的千夫長印象最深刻,其次就是樣貌極其平庸的女主角,她應該代言Galaxy Note2——只有她的大臉才能勝任,不作第二人想。
《阿尔巴特》影评(五):换换口味~~也还不错
看过了各种特技战渲染争题材类大片,偶尔看到一部关于蒙古题材战争影片也是不错。关于蒙古的电影我还是第一次看,尤其是一部由蒙古人从导演到所有主演的影片更少。总是能够在电视上看到与成吉思汗相关的电视剧,但是由于全是内地人主演感觉很是别扭,虽然也在穿着蒙古族鲜明特色的服装,但是人的长相以及说话的形态特别的奇怪,特别是内地的女演员,在大风凛凛的草原那皮肤好的啊简直就是偶像剧。
转回正题,本片给我的感觉特别像是一部战争纪录片,演员的表演路线很单一,性格刻画的也不明显,十勇士单独出现能够雕塑个人的情节并不多,看完片子后对于十勇士的印象很淡薄。片子中刻画最成功的可能就是敌族部落的那个头领。从最初夜幕下与公主的谈话,到初始中与族领分歧的细节,都为他以后造饭埋下了很好的伏笔,野心彰显无疑。
这部片子如果您是爱看传统大片的人大可不用考虑,千万不要被海报的气势所吸引。但是如果您想喝一杯原产地醇香的奶茶,大可可以细心的观看下
《阿尔巴特》影评(六):在灵魂安静之后,血液还要流过许多年代
什么是蒙古高原?丘陵河谷,山川辽阔,不止茫茫草原无边才是游牧文明的摇篮。
没有高原不会有草原,草原只是游牧文明很小的一部分舞台。地理决定了大的历史走向,也决定了从古至今各种文明的走向。更决定了《ARAVT》这部电影中要表现的游牧文明军队的作战特性,以及它背后所有关于人生需要经历的故事。
七百年前,在一场大战后,成吉思汗派出一队ARAVT深入残敌活动的地域寻找神医,以遏止疫病的蔓延。ARAVT(阿尔巴特,蒙古语,十户),蒙古军队最小的作战单位,10个人。于是画面展开。
ARAVT首领十户长察克尔率领的队伍里有:两个年长的老者(与天语者阿海、揉搓羊皮者纳钦),一个少年(缺少经验的乌吉木),两个青年(弓箭手、十户长儿子海赫尔),四个中年战士(心细周全负责给养炊事布赫腾格里、帮厨贪吃的苏勒毕克、聪明却现实的独眼人、始终警觉的依德赫)
这十个人组成了一个富有经验可独立作战的机动且具进攻性的作战单位。在电影情节慢慢展开的画面中,每个人的个性逐渐鲜明起来。 ARAVT进入溃敌地域之后,在一处被劫掠的蒙古包废墟中,海赫尔发现一个婴儿。
夜晚,帮厨的苏勒毕克总想先吃多吃些食物(也许这就是他总帮厨的原因吧),而布赫腾格里却总是很公正的拒绝。在一个作战团体里这种公正是保证每个人平等的前提。食物,平等的分配权。这种分配权的游牧特色是在布赫腾格里拒绝苏勒毕克时,年老者不受约束。
首领十户长察克儿把阿海放了碳的汤食(或许是游牧文明的原始的却最有效的野外消毒方法)递给纳钦的时候,也同时交代了两位年老者中阿海出于尊敬更年长的纳钦的一个细节。此时,靠着年老纳钦的弓箭手拿苏勒毕克开玩笑:苏勒毕克说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就是饱饱的吃上一顿的饭。
这只成吉思汗派出的精英部队中的精英们日常饮食尚且如此,当时整个时代的游牧文明的社会背景可想而知。而此处也暗示了另一个背景,当ARAVT为纳钦执行死的仪式时为什么要在他嘴里塞上羊尾。
布赫腾格里在做晚饭的时候始终在捶捣某种东西,画面没有交代。据说蒙古军队远征的粮食是头年风干的肉干经过捶捣装入牛吹泡,一只吹泡可以装一整头牛的肉干。那么在蒙古高原的山地行军中,布赫腾格里应该是把这些肉再捶开,放入锅中煮汤,也就是这十个战士的晚餐了。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当海赫尔抱回孩子时,布赫腾格里责怪为何不与大家商量,最后却在众人的期望中接下了这个差事,虽然他(细致、周全)抱怨大家总让他干女人干的活。
布赫腾格里最后是为保护这个敌人的孩子而被敌人的箭射死的。一个特别的地方,抱着婴儿的布赫腾格里的马落在其他人后面,所以才被敌箭射中坐骑。落马翻滚后他首先是看怀里的孩子有没有事,才抽出战刀,而且布赫腾格里并没有穿着作战的盔甲,其他人都穿着。当这个孩子被抱来时,已因给养捉襟见肘的布赫腾格里抱怨满腹,但是一旦他接下了这个孩子,就毫无怨尤的以生命呵护。这个婴儿就是敌首的孩子,布赫腾格里当然知道,但是在复杂的战争中是不可能有辩驳或者所谓解释的余地的,所以唯有以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来呵护,才是游牧文明的伟大之处。
游牧文明对待生命的理解始终贯穿着影片,除了情节上的需要,也是一个展示游牧文化的必然部分,那就是任何人类社会或文明中的宗教和哲学都需要面对和解决或给出自己的合理解释的部分——生与死。
当尾随的敌人越来越近的时候,ARAVT们已猜到孩子可能就是敌人的。无法证明ARAVT是婴儿的恩人,独眼人建议将孩子丢弃,首领十户长察克儿决定带上孩子,是出于对一个新生命的仁爱,即便被误解,即便可能因为误解而被失去性命,也不丢下孩子。与此相对应,展现死亡的部分,就由一位年长的喜欢揉搓羊皮纳钦的角色来完成。(而那块羊皮最后也被当成一个生命的暗示在决战前被海赫尔放在婴儿深旁。)
在神医中箭时,当年轻人都冲向敌军时,年老的纳钦第一个冲出去是以自己的身体护住神医。若非身经百战,若非已知道自己必被偷袭的箭射中,决不会如此。战斗行为的选择往往不止是本能,还有更多的是面对死亡的理性选择。就如另一个年老的与天语者阿海对缺少经验的少年乌吉木说的那样,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不仅仅是战斗中得到的经验,而是一种面对死亡的选择。
越是对死亡恐惧的人会越早死掉,只有如同为战马穿上鹿角银甲的战士一样冲锋才能成为真正的传说中的英雄。当然,这也的确是阿海最后的归宿,从山坡上冲下,宛如骑着鹿角银甲战马的传说一样战死在敌人的包围中。
乌吉木曾问阿海最怕什么,这个每次大战前都会默默与长生天对话的阿海说,怕成为他人的负担。而年老的纳钦就是在这样的理由下,要求已时日无多的自己不要成为ARAVT的负担。于是布赫腾格里哭着切下一块羊尾油。作为纳钦战友儿子的伊德尔将羊尾油塞入纳钦口中,用树枝硬塞入,使其气绝身亡。
没有用刀,没有流血,口含人间最肥美的食物死去。是英雄不应死于自己人的刀下,而应含着人间最肥美的祝福离开的意思么。也许是,也许不是。不仅仅是羊尾、不仅仅是战刀、甚至不仅仅是死亡。当一个年老而重伤的战士没有生还的可能,当一个敌人的婴儿被悉心照顾,哪怕付出最宝贵的战士的生命为代价,游牧文明的如何面对生与死的选择的哲学部分完成了。如何读,是每个文明,每种文化,每个人自己的事。
而关于“死亡”的宗教解读,在故事中有另一个线索。解读这个部分的角色依然是紧紧围绕着与“生”相对的人,抱回孩子的十户长儿子海赫尔。当布赫腾格里让乌吉木帮着抱一会孩子,称这个“被狼吃的”时候,海赫尔解答了少年乌吉木的误解(没有文字的游牧文明就是如此不借助文字却从未遗失任何宝贵的文化得以传承)——在ARAVT的传统中,只有真正的英雄才会在死后被狼吃。而这个寓言恰恰就是海赫尔的结局。忠勇的人为他承担起更多别人不关注的责任的忠勇而死去,死亡并不能完成对生的致敬,恰恰只是完成了他自己的信念,所以死亡才不是冰冷或冷酷的,甚至可以成为传说永远流传,即便那个传说的主角不是他自己。很多年后在欧亚草原的大地上流传的游牧文明的传说中,不会有海赫尔的名字,但是那万世流传的传奇,却是由千千万万个海赫尔组成。成为传奇,隐去自己的名字。
在众人的马蹄中听见了婴儿的哭声,在没有惊动大家的情况下把婴儿捡了回来,在布赫腾格里保护孩子战死之时拼命穿过敌人的马蹄俯身再次救起婴儿,在准备最后的决战冲出树林之前把婴儿藏起来让婴儿口含羊尾,并把纳钦经常揉搓的羊皮放在婴儿身边再次完成一次逝去的生命对新生生命祝福的暗喻,在忙于解救被敌兵袭击的乌吉木时,海赫尔自己被背后敌人的长矛刺穿了心脏。于是,在大雪的河谷岸边,首领十户长察克尔为他的儿子呼唤狼群的到来。在ARAVT的传统中,只有真正的英雄才配在死后被狼吃掉。
ARAVT被成吉思汗选中执行人物,除了这个最小作战单位的以往战绩。还在于它的合理人员组织结构。两个年老的人象征着智慧、传统、信念,一个年轻的没有经验的乌吉木完成对所有问题提问的角色,和对游牧文化深入展开的情节推动。
当年老的战士死去,婴儿新生命从始至终在整个影片里预示的希望,少年乌吉木也完成了自己向一个真正的游牧战士前进的全面成长。这种历练不但有长者的教诲,还有青年海赫尔以死相救,也有日常生活中四个中年战士的对其的反复锤炼。在行军休憩中,聪明却现实的独眼人与乌吉木短刀实战,训练他的各种战斗技能。在夜晚放哨中能预感敌情始终警觉的依德赫掐住乌吉木的喉咙把他从睡梦中拽出来,并严厉斥责其在追兵如此紧逼中,任何疏忽都是致命的。
如果说敌人的婴儿为什么还要不断保护的看似不合理为什么是合理的,那么乌吉木的存在恰恰是ARAVT为什么是千军丛中被成吉思汗选出执行任务的暗示。也许每个蒙古战士的成长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在现实的锻炼和任务的完成中不断成长的。面对各种问题的或者突发事件的应对,游牧文明的传统、文化、哲学、精神、信念、战术、技能等等都得以传承。ARAVT作为一个永远保持生命力的战斗群体也完成了新旧力量的交替和延续,对每个生命,年老的,年少的,年幼的,每个都予以尊重,蒙古战士的血液得以延续。
当然,不止蒙古,任何游牧文明的延续和成长,都伴随着这些故事,不断的重复上演。
片中成吉思汗发出军令的令牌,往前的历史有契丹的银牌,往后有明朝的军牌,清代的令牌等等。甚至,整个东方文明的延续都在此内,只是这里游牧的传承是在马背上蒙古包里,而农耕文明的传承是在屋前庭院下,渔猎文明的传承是在白山黑水间。
在灵魂安静之后,血液还要流过许多年代……
就象最后的看似毫无意义的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承诺的总攻是否值得,需要每个人自己去选择,而故事的其他细节和情节,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地貌潜伏、遇伏敌如何分散队形的战术素养、每个分队人员组成等等精彩之处应该留给电影本身来完成。唯一可惜的是如此壮美的山河,如此个性鲜明的演员,如果此片是黑泽明或者胡金铨执导,必是另一种境界。很多时候只有完成度的电影只能是优秀的,而不是卓越的。尽管拍成这样已经不易。
电影工业虽然是工业,虽然是基于基督教世俗化的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如今的世界,即便是再偏僻的角落,随便什么文化,只要你能忠于自我的拍出来,就不必怕别人看不懂,也不必怕你的文化因偏见被人误解或歪曲。关键的关键还在于你首先要完成你自己。《ARAVT》的导演对西方工业文明价值的认识、思辨和自我审视的能力还需提升,很多镜头只要沉得住气是可以拍成经典的,可惜还是有点浮。不过,也许这只是个开始,希望蒙古电影越来越精彩。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庭一,一九第四天
原帖:http://www.douban.com/note/254442985/
《阿尔巴特》影评(七):阿尔巴特既是忠诚的士兵也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关于影片的格局--人性与忠诚
在影片的结尾非常明确的说出来:完成使命是士兵的天职,然而就像鲜血和乳汁不能相容一样,有时这样的天职和人性会相互矛盾,在这样的时刻,阿尔巴特既是忠诚的士兵也充满了人性的关怀。一如影篇开篇就讲:阿尔巴特是一种军民双重性质的社会管理制度。
阿尔巴特中的这十人除去作战的关系更是兄弟,战士不仅仅是战争的工具更是一个人!
作为一名刚刚从战场山归来的战士,对于新的使命,查克尔十户长坦然的接受是忠诚;以仅有的十人面对几倍于己的敌人,依然选择前进是忠诚;归来后毫不隐瞒未完成使命是忠诚。
更多的是人性的光辉。黑赫尔听见孩子的哭声而不能一走了之,将孩子带回营地;查克尔十户长紧皱的眉头暗示他意识到这个孩子将为这趟旅程带来麻烦,但是在黑赫尔问他自己是否做错了的时候,他却说并没有;因为作为一个“人”这样的做法再正确不过了;阿尔巴特本就食物匮乏但依然接纳了这孩子;布和腾格里开始虽然拒绝照看孩子,却是口是心非,心里盼着这孩子成为英雄,最后还为了救孩子丢了性命;查克尔答应神医解救她的孙女--这并非他的义务;他决定去解救乌妮莫赫丽时坚定追随他的勇士们;中箭后为了不拖累大家选择死亡的老人那钦。
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只记得自己的身份:士兵亦或是医生、教师、公务员还有更多;而容易忘却我们的“人”的属性。阿尔巴特们身上不仅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也诠释着蒙古民族。
关于影片的基调--什么人被称为蒙古人
本片是蒙古影片带有深厚的民族底蕴,也意在刻画这种民族底蕴,不仅仅是阿尔巴特。
那么蒙古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呢?影片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润物细无声般的把蒙古民族刻画在观众的脑海中。
开篇的第一声很短的呼麦,在第一个宿营地,响起的口弦的声音,都给人一种草原的悠然,口弦更有思乡之情;将烧的滚烫的石头放入茶盅,这第一碗茶查克尔十户长递给了那钦老人;
黑赫将孩子带回营地,那钦老人说“看来这孩子有活的福气”这和汉文化中的顺其自然有些相似;那钦老人死后,他呼喊着长生天,请长生天收下他们的英雄,这是他们的信仰,不禁信奉而且敬畏,这些举动都使得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到长生天对蒙古族人的意义;送孩子上战场没说一句话只是在马磴子上浇上牛奶的母亲;伊德尔用掐脖子的方式警告打瞌睡的乌吉木;那钦老人选择死去的方法---用一块羊尾塞进喉咙;用歌声化解分歧;用特别的声音送走自己的儿子;行军中的食物、发型、服饰、围坐在火堆前、喝奶茶的木碗、包孩子的羊皮、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在死后喂狼的传统、那钦老人手中揉的的那块羊皮……
这全部的刻画让蒙古人的形象立体了。
写在最后
十户长是巴森老师饰演的,他也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扮演者也是电影狼图腾的毕力格的扮演者。不得不说巴森老师把这三个角色演绎的有血有肉,并不让人觉得是演技,仿佛这就是他。
全片都是蒙语更有助于体会蒙古族人的情感,影片是讲述故事的形式,以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奇遇步步展开,引人入胜。
影片开头的一张截图很喜欢—这就是草原的样子。
一半阳光,一般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