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介绍 查看格言: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拉丁化:Lev Nikolayevich Tolstoy,英文:Leo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年9月9日(儒略历8月28日)—1910年11月20日(儒略历11月7日))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来源请求]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还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诞生于他家位于图拉的庄园——亚斯纳亚-博利尔纳。托尔斯泰家族是非常知名的古老的俄罗斯贵族家庭。托尔斯泰小时候双亲即去世,是由亲戚抚养长大的。1844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但是从未取得学位。1847年他中断学习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晴园”,希望经营“晴园”同时自行安排学业。他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但随后就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社交场所中,终于欠下了一大笔赌债。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共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可以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过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1]

1853年托尔斯泰读到了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非常钦佩。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往多瑙河战线,并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这段时间他继续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写成了《少年》和《青年》成为研究他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料。并将自己的战争经历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发表之后很受欢迎,他开始在文学界小有名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对他抱有很高希望。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这一段时间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娱乐圈子,酗酒好赌,而同时他自己又清楚的觉得不能再如此,并对别人类似的行为大加挞伐。这种偏激的个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学圈子所容。最典型的就是他与屠格涅夫。屠格涅夫性情温和,使托尔斯泰对他抱有一种父辈的感情,非常赞赏他的天赋,希望他不要虚度光阴,认为如果他不浪费自己的天才的话将比任何人都有成就。青年的托尔斯泰有时候和对方相处很好,但是也常发生激烈的争吵,最终导致两人1861年的长达17年的决裂,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屠格涅夫令人厌烦。……他才华横溢,但他就像一个依靠管道送水的喷泉,你始终担心他会很快断水枯竭。”

1857年游历西欧,写短篇小说《琉森》。1863年托尔斯泰发表了中篇小说《哥萨克》,这是他早期创作的总结提出自己贵族平民化的观点。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1879年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时候。生活停顿下来了,仿佛自己不知道该怎样生活,或该做些什么;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了……”。

1889年开始撰写《复活》,十年后完稿,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知道玛斯洛娃是当年他诱奸的对象时,灵魂被深深震动了,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
1910年11月10日,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从自己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秘密离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托尔斯泰在途中患肺炎,最后客死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里。托尔斯泰弥留之际,全球各地的记者云集这个小车站,他的所有子女也都来到膝下,但托尔斯泰临死也不想见妻子一面。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感叹道:“他们在各方面都得天独厚,惟独不具备相互理解的能力。”[4]11月22日,托尔斯泰被专列送回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并安葬在那里。[5]

托尔斯泰五岁时,大哥尼古拉告诉他一个秘密。只要把这个秘密解开,世界上就不再有贫穷、疾病和仇恨。他又说这个秘密已经写在一根小绿棒上,绿棒就埋在小山涧旁的路边。这个小绿棒的故事,令五岁的托尔斯泰神往不已,找寻绿棒是托尔斯泰年幼时最热衷的冒险游戏。托尔斯泰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传说中的绿棒,死后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树林里。[6][7]

在中国,《新青年》杂志1卷2号曾刊出翻译自《托尔斯泰的生活》一书的托尔斯泰之逃亡一文。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