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介绍 查看格言:中国晚清四大名臣的处世哲学

中国晚清四大名臣的处世哲学

 时间:2024-11-13 00:44:52 来源:人生格言 
【曾国藩】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人物简介: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 是“晚清第一名臣”、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原名子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迁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和礼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奉命前往南下主持乡试。咸丰三年(1853年)奉谕组建湖南乡勇,即“湘军”。次年于田家镇大胜北伐的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五年(1866年)被清廷赐予一等“毅勇”侯封号,是文官中获此封爵的第一人。同年在安庆大营建立起官办学局,重印经史典籍。同治六年(1867年),拜大学士。次年出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奉命调查并处理“天津教案”。因对西方列强采取谋求和解的策略,次年又被调回南京原任。同治十一年(1872年)病逝。曾国藩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变化。“外轻内重”的局面开始出现。 曾国藩工诗与古文。其诗宗苏轼、黄庭坚,雄峻排奡;其文宗法桐城而能扩大,变雅洁为雄肆。曾国藩还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囊有钱,仓有粮,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人物简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派名章铜 ,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今属合肥市)人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二先生” “李傅相” “李文忠”。 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参与清廷在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务,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上海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又组建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中,因诸种失误,使北洋水师覆没,战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启用为两广总督,翌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并奉命北上谈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不久后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死后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慈禧太后视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 及“匡济艰难,辑和中外”之人。同时西人有视之为“当世三杰” “中国俾斯麦”者。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也招致诸多批评。【左宗棠】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人物简介: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左宗棠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人,后来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僚,参赞戎机,抵抗太平军。后由曾国藩保举,特旨为四品京堂,率兵号“楚军”,与太平军作战,为扭转战局之关键人物,历官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协办大学士,封恪靖伯。光绪元年(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收复失地。中、俄伊犁交涉中,主张“先之以谈判,继之以战阵”。光绪七年(1881年),任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后病殁福州。 左宗棠是清末湘军首领之一,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其还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近代中国国家主权完整的捍卫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者、传承者。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张之洞】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人争名,三不与无谓人争气。人物简介: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原籍直隶南皮(今属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生于贵州贵阳六洞桥。 曾任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中国晚清重臣、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 1850年,张之洞回原籍参加乡试,中举人。1863年,中探花,授翰林院侍讲学士。1881年,出任山西巡抚,开始筹办洋务,设广东水陆师学堂、枪炮厂、矿务局、广雅书院。1884年,张之洞擢升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抗击法军。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设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1894年,署理两江总督,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组练江南自强军,加强国防。1907年,其又任军机大臣,次年十一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1909年,病卒。 张之洞是晚清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其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在此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超越传统产业结构的思想主张。后将西学的视野从器物层面转向了政治制度层面,该理念的转变促使其成为清末新政的主角。张之洞这些“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对于促进向西方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其还主张开办了京师大学堂,强调师范教育,后与张百熙主持制定新学制,时称“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在中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石。其著有《广雅堂集》《輶轩语》等书,辑为《张文襄公全集》。晚清四大名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另一种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胡林翼(1812年-1861年),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人。他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他在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彭玉麟(1816年-1890年),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他是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