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介绍 查看格言:蔡其矫生平简历

蔡其矫生平简历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蔡其矫,著名诗人。生前曾任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一起来看看格言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蔡其矫生平简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格言网。

  蔡其矫生平简历

  蔡其矫 - 简介

  蔡其矫(1918.12.12——2007.1.3)

  1940年至1942年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教员;1945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军事报导参谋;1949年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东南亚科长;1952年至1957年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教员、教研室主任;1958年汉口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部长;1959年福建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

  蔡其矫 - 经历

  联合大学1918年12月12日生,福建省晋江县园坂村人。8岁随家庭侨居印尼泗水。1929年回国在福建泉州教会学校上完初中。1934年到上海升高中。在上海暨南大学附中读书时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积极投身抗日战争这一民族伟大的救亡运动,开始写反映抗日斗争的作品。1936年至1938年,20岁的蔡其矫再次回国参加抗敌。1938年辗转到达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39年随该校部分师生到达晋察冀边区,在华北文艺学院文学系任教。1941年开始发表诗作,其间写的《乡土》和《哀葬》二诗分别获晋察冀边区诗歌第一奖和第二奖。 1942年写的《肉搏》至1953年发表,被诗歌朗诵者和剧校考生一再朗读,并以此诗闻名于世。同年写歌词《子弟兵歌》,被选为广泛传唱的军歌。在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写剧本写歌词,如《月雪之夜》等。1945年当随军记者,写报道之外,也写诗。他是一位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1948年后从事国内外政治和社会的研究工作。1953年到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任教,后任该所教学研究室主任,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上世纪50年代,蔡其矫主动放弃仕途,保持诗人身份。“大跃进”时代,当人们争相写颂歌之时,蔡其矫却另辟蹊径,写出了直面历史沉痛与生活艰辛的《雾中汉水》、《川江号子》等力作,1956年至1957年间发表了许多诗作,分别收集在《回声集》、《回声续集》(均于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涛声集》(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三个诗集里。

  上世纪60年代,极左思潮当道,蔡其矫却在诗中“憎恨强权”。随后,他一再被“边缘化”,甚至被流放和投进监狱。1962年后,他从事自由诗、民歌体和古典诗词研究。这一时期,他的诗很少。打倒“四人帮”之后,他又重新焕发了创作的活力,成为新时期中国诗坛的先驱人物。诗集《祈求》是他写于上世纪70和80年代的作品。在这里依然可见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1959年回福建为专业作家,将20年来所写的诗作收编为《迎风集》、《双虹集》、《福建集》三个诗集。另有《迎水集》、《醉石》、《蔡其矫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版)、《蔡其矫诗歌回廊》(海峡文艺出版社版)等15种。

  蔡其矫 - 诗歌特点

  蔡其矫受惠特曼、聂鲁达的影响,曾翻译惠特曼、聂鲁达、埃利蒂斯、帕斯等人的作品,也从祖国传统的诗歌以及民歌中吸取营养,接受中外诗歌的多种表现方法,注意题材和形式的多样化。诗人对理想、自由、爱情和生命的追求,在心灵与时代的相撞击中,激溅出诗的火花,成为20世纪的一份见证。

  蔡其矫 - 个人影响

  高龄时期的蔡其矫,依然激情如昨青春焕发,自己笔耕不辍,且长年热心提携后进,培养诗歌新人,对社会性的文学活动一向热情鼓励,积极参与。其诗歌精神影响了几代诗人。蔡其矫先生无疑是我国当代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诗人。

  蔡其矫 - 成就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他以《波浪》、《屠夫》、《也许》、《祈求》、《醒梦》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对“自我”内心世界进行较多的揭示,开创了一代诗歌新风。

  蔡其矫著有诗集《回声集》、《回声续集》、《涛声集》、《祈求》、《双虹》、《福建集》、《生活的歌》、《迎风》、《醉石》、《倾诉》、《蔡其矫选集》、《蔡其矫抒情诗》等。2002年10月18日,第13届全国书市,在南国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一次性推出老诗人8卷本的《蔡其矫诗歌回廊》,举办《蔡其矫诗歌回廊》音乐朗诵会。

  《蔡其矫诗歌回廊》由他亲自选定,是诗人各时期最重要的诗作。之一大地系列《伊水的美神》93首,之二海洋系列《醉》95首,之三生态系列《翠鸟》95首,之四乡土系列《南曲》73首附故乡散文三题,之五情诗系列《风中玫瑰》126首,之六人生系列《雾中汉水》102首,之七译诗系列《太阳石》32首,之八《诗的双轨》收录26篇诗论,附录聂华玲、公木、谢冕、牛汉、邵燕祥评论文章5篇,及著作年表。

  蔡其矫 - 爱情诗

  爱情诗是蔡其矫诗歌创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创作了许多旷世杰作,《也许》、《等待》、《思念》、《距离》、《相思树和石榴花》等,经常成为朗诵会上少男少女最喜爱的作品。在蔡其矫看来,诗人不写男女之爱那是奇怪的事情,“人类的男女结合是大地上面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对女人的爱,是纯洁心灵的崇拜”,“爱情是人类精神的最深沉的冲动”。蔡其矫心目中永远尊置一个塑像,庄严圣洁,不容亵渎,那是女性自然的胴体。

  蔡其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广义上讲,爱祖国、爱大地、爱自然都是爱情。男女之爱,是人之天性,我把爱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友爱,没有肉体上的接触,但心灵相通,互相扶持;第二类是有情也有性的爱,是最激烈的、最高境界的爱情;第三类是纯粹的性爱,是最短暂、也是最低层次的爱。”

  蔡其矫 - 对年轻人的忠告

  谈及对自己诗歌创作成就的评价,蔡其矫认为他是一个过渡者,是新人的跳板。他说,要做真正的诗人,就要忍辱负重。世界上多数文学大家都是在冷落中成功的;相反,很多当时走红的作家和作品,很快就被人忘记了。作为诗坛前辈,他对年轻诗人提出忠告,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一要热爱自然,二要过普通的生活,三要有感情地生活。

  蔡其矫 - 最后的日子

  “我想回到晋江圆坂老家可能更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蔡其矫依然难忘家乡的草木,他一直在以一个诗人的激情与浪漫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九日山上眺望》、《东西塔之歌》、《泉州》、《沉船》、《郑和航海》、《徐福东渡》……在这些诗卷中,蔡其矫痴情地描绘着家乡泉州的博大与深沉。1992年晋江建市时,他还欣然应邀为晋江市市歌——《晋江之歌》作词。蔡老个人生活很简朴,但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却从不吝啬。他曾自己掏钱,花了几年时间,在村里建了个花园,供村民休息。

  蔡其矫 - 逝世

  中国当代诗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蔡其矫,于2007年1月3日凌晨2时因患脑瘤在北京家中去世,享年89岁。蔡其矫的祖籍是晋江市园坂村,他的离开给家乡人留下了难以表达的悲痛和思念。

  一得知蔡老逝世的消息,晋江市政府当天就发去唁电表示慰问,6日还将派专人赴北京参加蔡老的追悼会。下一步,晋江市准备把蔡其矫的故居改造成蔡其矫诗歌纪念馆,展示蔡老的手稿、作品、照片、书信及遗物等。

  蔡其矫 - 回忆蔡老

  “很有风度,激情澎湃,老当益壮,是个‘老天真’。”认识蔡其矫的家乡人都这样评价他。这位深受美国诗人惠特曼影响的中国新诗的探索者,以我行我素的意象写作、自由奔放的语言风格和特立独行的行事作风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现实中的诗人,追求的也是诗一般浪漫与潇洒的生活。

  “蔡老潇洒,激情澎湃。”泉州市文联副主席邱章平回忆了一段往事:1995年,德化文联举办了一场文化活动,邀请了许多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前来参加,蔡其矫也在其中。当时,泉州到德化的路并不好走。100多公里的路让与会者在车上颠簸了三四个小时,到达德化时已是“人困马乏”。但一听说活动现场有文艺表演时,蔡老的眼睛顿时一亮,立刻精神百倍招呼大家:“都跟我跳舞去。”

  黄良说,蔡其矫尤其喜欢跳舞。前几年回晋江时,都会举办舞会,邀请老家的朋友参加。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和蔡老认识后,他回老家来都会通知我们这些当时的文学青年,我们就跑到他家集会,有时候就在他家吃饭。”泉州知名作家蔡芳本说,“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吃红萝卜咸饭,他非常喜欢吃红萝卜咸饭配牛肉羹,他自己做的,在他的客厅吃饭,然后就照相,他很喜欢照相,接着就一起去爬紫帽山。”

  蔡其矫 - 评价

  权威评论说,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在每一个年代(从50年代到“文革”中的70年代直至21世纪的初年),都留有传世之作的诗人,没有一位能与蔡其矫匹比!

  纵然是艾青。

  蔡其矫,作为一个青年诗人,出现在50年代的新中国诗坛,很有一点不凡。他来自解放区,是个三八式的老革命,但他的诗却没有一点老革命的姿态。他特立独行,真实自我,却神奇般地避过了许多政治风浪。在极左的60年代,他大声呼喊:

  让我高举订盟的酒杯,为永驻的春天欢呼;太阳万岁!月亮万岁!星辰万岁!少女万岁!爱情和青春万岁!

  他大胆表白:为了一次快乐的新吻,不惜跌得粉身碎骨。

  这两句诗是他生命的格言。在惊叹诗人坦城的同时,人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在他诗情喷发的时候,身边的女性也像走马灯一样旋转。诗人没有粉身碎骨,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然而,诗人没有放弃诗歌,更没有从异性造成的旋涡中急流勇退。

  艾青问他,付出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后悔?

  他说,不后悔。

  他不但不后悔,到了八十有六的今天,仍雄风犹在,春心依旧,诗情不绝,而且,还把一切火一样地公开了。

  蔡其矫,一位大情真爱的世间男儿。

  蔡其矫,一名敢说能爱的诗坛独行侠。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