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鹤注】《旧史》:大历元年正月丁巳朔。则初八日为甲子。史又云:是春旱,至六月庚子始雨。与唐谚合。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①。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②。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③。直觉巫山暮④,兼催宋玉悲。
(诗为甲子逢雨而作。首联记异。三四承立春时,怪其乍暖。五六承雨冥冥,形其细微。巫山暮,雨后昏翳也。宋玉悲,客况凄凉也。)
①《楚辞》:“雷填填兮雨冥冥。”《朝野金载》:“春雨甲子,赤地千里。”②《秋兴赋》:“于时乃屏轻箑,释纤絺。”注:箑,扇也。纤絺,细葛。”洙曰:扇可相向,则葛疑其可著矣。③张协诗:“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④《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暮为行雨。”王嗣奭曰:先雨而度立春,是冬甲子雨也。谚云:“冬雨甲子,飞雪千里。”南方地暖,故不雪而雨。旧引“春雨甲子”,误。又谚云:“雨前如毛不肯雨,雨后如毛不肯晴。”冬雨度春,而风引如丝,乃雨之可厌者。白日晦冥,如巫山已暮,疑神女之行雨也。宋玉《悲秋赋》云:“憀栗兮若在远行。”又云:“坎檁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故“兼催宋玉悲。”注谓雨过如秋,与轻箑、纤絺戾戾。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