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是一本由[美]入江昭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读后感(一):和平的修正到底可不可行?
“日美是否終將一戰”,這是個頗有討論空間,能讓歷史學家賺不少稿費的題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霸權衰退,蘇聯孤立,而日本在太平洋則看起來似乎旭日東昇,而處於另外一端的美國雖然表面上與世無爭,但沒人能忽視其隱藏的實力,兩國是否定會為了太平洋霸權而交戰,眾說紛紜。入江昭做為美國當代頗富盛名的史學家,在這本小書中嘗試用外交體系的觀點來探討這個問題。
大戰讓歐洲國家痛定思痛,渴望建立穩定的外交體系來阻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悲劇,在“洛迦諾公約”跟“華盛頓會議條約”分別是其產物,是歐美按照其心願重新規範的國際體系。日本做為太平洋難以忽略的地方強權,自然也加入了這個體系,並獲得了相當的重視。而最初東京其實也是相當滿足於這個體系內,而包括中國,也都在範圍內修訂條約,致力取得認同跟新的地位。
一切故事的開始是在萬惡的二零年代經濟大蕭條,各國建立的貿易壁壘讓日本人很快就發現歐美人的私心跟國際自由貿易的虛偽,特別是右派極端分子跟軍部都主張要盡快想辦法取得“資源自主”跟“殖民地市場”,才能不再被白種人“耍得團團轉”。擁有龐大資源跟人口,但政治上尚虛弱無力的中國就是最好的目標。
早期日本似乎看來似乎賭贏了,大蕭條讓英美等國自顧不暇,即便蔣介石拼命想在華盛頓體系內爭取支援,但也只得到一些虛弱的回應。但隨著國際形勢變遷,天平還是慢慢的向中國這邊傾斜。德國在歐洲因為希特勒的上台開始走上修正主義的路線,他的侵略性雖然讓英、法一開始手足無措,但隨著綏靖政策被證明其錯誤,入江昭冷冷的指出,歐洲的政治氣候變遷導致他們一開始可以忍耐德國,最後卻不能綏靖日本即在此。
東京很快就發現自己被孤立,英、美、中、荷、蘇等太平洋周圍各國把他們列入破壞體系的不受歡迎分子。日本當然曾企圖打破這種包圍,他提出日、德、義、蘇四個都有修正主義企圖的國家應該聯手來反制。但是國際局勢變化莫測,日本自己國內的政局也非常不穩定,各派系走馬換燈的上任,外交政策也沒有一個中心路線而看似一種機會主義,即便日、德簽訂了也還各懷鬼胎。反觀ABCD四國同盟倒因為共同的敵人而日趨穩固,日本就像是被一條繩索日益勒緊了脖子。
過去,我們很容易得到一個觀感就是,日本右翼,特別是軍方都是一堆腦袋充血,真的夢想能夠征服歐美的好戰份子。當然我們不排除確實有這種人,但肯定只是少數的極端派,這在每個國家都難免存在。不管是托蘭的《日本帝國的衰亡》還是本書作者,都很明顯的指出,在日本不管軍部還是文官都有許多主和派,理智的知道自己國家無力挑戰歐美。差別只在於,或許有些人還能心存僥倖,覺得至少可以拼到讓華盛頓願意坐下來談判。日本即便到1941年底,還是極力想跟美國爭取最優條件的和平協議,甚至提出兩國元首峰會。入江昭批評美國拒絕了此一提議甚為不智,至少應該做做樣子爭取備戰時間。但個人是覺得這有點後見之明,曾如他自己也提過,美國對任何跟日本的讓步都可能引起其他三國的疑慮進而破壞同盟穩固,這是正中東京下懷的,當時羅斯福的國務院很難接受這樣的狀況。
最後,入江昭詳細的描述走向戰爭的經過後,他在結論時指出,日本企圖修正華盛頓體系的舉止導致被孤立,在外交突破不果後,企圖用戰爭建立新秩序很明顯又是失敗之舉,結果證明只有回到原體系內用和平方式“修正”才是最好做法。當然,從戰後日本在廢墟中重生成為今日的地位,看來似乎當年仗都是白打的。這自然也完全是歷史的後見之明。事實上,正因為打過這場戰爭,十九世紀以來的存在於世界各國政府腦海中的帝國主義思維才逐漸解構,有了去殖民化的轉變,人們也才在美、蘇的霸權主導下建立新的遊戲規則。或許我們該問的是,不經過大破就不能大立嗎?難道從這種體系的轉變不能在和平的進行?是否採取修正主義必然導致戰爭?或許這跟今天的局勢也是息息相關的,因為顯然二戰之後建立的體系似乎又開始面臨轉變了,不是嗎?入江昭沒有回答,我想他也沒辦法回答,畢竟歷史似乎沒有給我們答案。
到底“修習底德陷阱存不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读后感(二):一个岛国是无法控制大陆国家的
“一个岛国是无法控制大陆国家的”。入江教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是面向一般读者的优秀著作。没有史学作品中常见的晦涩理论及无用的文字游戏,此书文风平实、语言晓畅、逻辑明晰。入江教授向我们展现了二战爆发前,日本——原本20世纪20年代华盛顿体系的倡导者,是如何成为体系侵蚀者的原因。细致地叙述了华盛顿体系列强之间在大战前的外交攻防,以及他们外交背后的真实意图,着重描写了日美的外交过程。该书还向我们暴露了日本固有的岛国特性,即其精英阶层,尤其是陆海军集团高层,严重缺乏格局感,对中国人强烈民族主义的钝感、对中国人民、重庆政府高层抗日决心的严重误判,真是一厢情愿而又可笑的天真!通过观察日本拙劣的外交,无论是日本加入轴心集团、扶持南京汪伪,还是与苏联订立中立条约,日本种种的行为,都使它在国际上更加孤立。陆海军“北上”与“南进”战略的纠缠,发动毫无结果的对华战争,对战争目的的不明确,一步步将自身置于死地!而中国以强大的意志与长期的坚忍,对日美关系任何缓解可能的坚决反对,维护ABCD同盟的团结,成功地将日本陷入合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读后感(三):梦碎太平洋
二战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场场惨烈的战役,但正面战场的斗争只是国际斗争最表观的体现,幕后的经济战、外交战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根本。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战败,其实在1938年就已基本注定。本书探讨了从1931到1941年间国际形势,分析日本政策走向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历史镜鉴。
九一八事变和国际反应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制定了九国公约。该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确立各国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紧接着中国和日本在山东领土问题上达成协议,中国收回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这是民国政府取得的一次外交胜利,但也为日本后续的不满埋下了伏笔。本次会议象征着华盛顿会议体系的建立。
在日本国内有很多华盛顿会议体系的反对者,包括陆海军军官、右翼组织和国粹主义知识分子。他们认为日本在外交问题上过于软弱,导致日本对中国步步退让。随着1929年到1931年经济危机的到来,日本国内舆论也开始对现任政府不满,从而转向右翼思潮。当时日本已经建立了成年男子的普选制度,国民情绪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因此在1931年,关东军擅自发动九一八事变时,由于国内舆论支持,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对其默认。这是日本向华盛顿会议条约为代表的战后亚太地区国际体系的首次严峻挑战。
虽然中国一开始就向国际体系求助,但不幸的是,西方世界面临的经济大萧条让他们无暇东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右翼的气焰,使得他们迅速占领了东北全境,并建立了伪满洲国。
日本政府希望在亚太地区建立自给自足的帝国,这与其他国家为保护国内市场和提升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别无二致,但这种政策严重损害国际主义机制。为了减少国际影响,日本政府并不公开宣称否认华盛顿会议体系。虽然国联通过决议,谴责日本侵略行为,但华盛顿和伦敦并未采取进一步的制裁,指望日本人能够自行悔悟。同时,刚刚成立的苏联断定自己无法独立对付日本,因此选择避祸。此外蒋介石政府苦于中国内乱尚未平息,也选择了忍气吞声。通过这样的方式,日本的单方面侵略逃脱了处罚,除了受到国联的责难以外,没有招致各国的联合反对。
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巩固此后,日本人更加强硬的主张自己在中国事务中享有最大的发言权,并竭力让其他国家接受日本的首要地位。日本新任内阁甚至提出,美日各自称雄东西太平洋。
与此同时,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后,大量扩充军备,大有打破凡尔赛体系的趋势。希特勒判断,削弱华盛顿体系有利于间接破坏凡尔赛和平体系。因此他们希望增加德国在亚洲的发言权。为了避免过早的激怒英美,希特勒没有选择满洲国,而选择中国为其代理人。在这种孤立的情况下,德国成为蒋介石政府最重要的资助人。
此时东西方的局势正在逐步走向混乱,德国在西方妄图打破凡尔赛条约,日本在东方想要推翻华盛顿会议体系。英国提出了解决思路,只要德国的修正主义不至于失控,就与之妥协;而苏联提出了另外一种解决方案,1935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希望能够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西方大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英国的策略。因此,德国和日本都已在这一短暂的时间内,避免国际的孤立。
卢沟桥事变及日本的孤立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的文职官员和军部首脑分成了两派:一方想重返经过修正的华盛顿体系,一方力争建立一个新的亚洲太平洋秩序。1937年7月,恰逢日本政策定位的关键时期,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城外的小规模战斗,使争论更加激烈,直至日本政府决定扩大敌对行动,寻求建立东亚新秩序,内争才告一段落。这一举动迫使其他国家再次调整各自的政治立场。
日本在挑起对华战争以后,战争规模一再扩大,消耗了本国的大量物力财力。这与日本集中资源备战苏联的国家战略相悖。因此,日本从一开始就希望以和平条约结束战争。然而蒋介石政府迫于国内压力,不能接受日本分裂满洲,控制华北的要求,因此和平条约一直未能达成,战争继续进行。而随着日本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大,其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中日双方达成条约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
与此同时,日本需要在国际上选择其盟友。德国纳粹具有很强的反苏倾向,因此日本一直希望能够与德国建立反苏同盟。但希特勒的愿望却是将第三方从苏联扩大到包括英美在内。日本不希望同英美翻脸,因此与德国的同盟条约迟迟未能达成。
因此在1938年,国际形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日本政府一直在犹豫,它的犹豫立场在国内大失人心,同时得罪了别国政府。英国对东方局势远没有对德国的重视,因此对绥靖政策没有兴趣;美国民间对中国的遭遇非常同情,也不允许美国政府对日绥靖;苏联坚持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同样不允许纵容日本。在此形势下,可行的亚洲绥靖只能是日本和西方大国一道,建立稳定的亚洲秩序,这个秩序以战前状态为基础,包括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和门户开放政策,日本必须接受国际主义的理念。这对于日本军方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正式否定华盛顿会议体系。
1939年,日本在外交上遭遇重创。由于德日联盟始终未能达成,德国转而与苏联合作。几乎同时,美国宣布废除与日本的通商条约。日本的国际地位严重恶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军在东线高枕无忧,迅速入侵波兰,继而引起欧战爆发。欧战的爆发,不仅表明绥靖政策完全失败,还意味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终止,世界进入另一个无序混乱的时期。
反民主同盟的缔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以后,日本变得无所适从。欧战的爆发使得德国向日本的出口量锐减,美国几乎成为日本唯一的重工业机械和原材料进口国,随着美国政府宣布结束日美通商条约,这一商业关系变得岌岌可危。因此日本妄图通过在中国战场的部分让步,换取与美国签订新的通商条约。美国在这场谈判中占据主动位置,坚决要求恢复1931年之前的国际体系。这对于日本来说,意味着1931年以后的侵略活动血本无归,因此谈判最终破裂。
日本一直希望迅速结束侵华战争,并将中国成为附庸。为了达到此目标,日本一直向中国增兵,但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中国战场的驻军,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已经成为一大负担。最终日本只能通过扶植汪精卫政府来达到其与中国和谈的目的。但汪精卫政府在国际上从未得到承认,因此日本这一努力也付诸东流了。日本在1940年初的各种策略,愈发疏远了列强。同时日本政府依然在德国和英美之间摇摆不定。
1940年4月,德军向民主欧洲发动闪电战,两个月之内控制了整个西欧大陆。希特勒的梦想是彻底征服东部斯拉夫国家,为了做好这场斗争的准备,他企图先征服欧洲的其余部分。法国投降后,英国成为了唯一的对手。只要美国保持中立,英国的投降也指日可待。
日本受到德国胜利的鼓舞,开始准备入侵英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他们也期望,只要美国不插手,日本即可在亚洲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圈。为了避免陷入南北双线作战,日本改变战略,与苏联签订中立条约。此时,世界的天平明显向德日苏反民主联盟倾斜。
德日两国均希望通过避免同美国的直接战争防止美国的介入。但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美国维持世界均势的战略从未改变,美国通过陈兵夏威夷以及向英国提供武器保持对德日威慑。同时美国也意识到,苏联的归属将是影响世界局势的重要砝码。因此美国从未放弃对苏联的争取。
两大同盟势力的消长随着反民主同盟势力的增长,美英中荷增加了军事合作。四国同盟确定了未来的战略方向,即在在欧洲战场集中力量,在太平洋战场采取战略防御,欧洲战场有所转机后,再进行反击。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受到了美英中荷四国的围堵,战略形势非常不利。因此,日本政府主动进行外交斡旋,希望建立德日意苏轴心国同盟。然而事与愿违,苏联在东欧和巴尔干半岛大肆扩张势力,引起了希特勒的警惕。征服东欧各国也是希特勒的目标之一,苏联的扩张使两国关系出现了裂痕。在日本外相访德期间,德国政府甚至向他透露苏德即将开战的计划。日本的外交努力,无功而返,轴心国同盟即将走向破裂。
轴心国同盟的失败,使得日本不得不再次采取外交努力,试图离间四国同盟。于是日本再次派出外交官与美国展开和谈。日本一厢情愿地希望美国承认日本在亚洲的既成现实,将东西太平洋作为各自的势力范围。但握有外交主动权的美国显然不可能同意日本的诉求,提出尊重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商业机会均等,及和平改变现状的四项原则。日美谈判无果而终。谈判期间,美国多次派出大使向中国表示,美国绝不会对日妥协。四国同盟并未因日美谈判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德国却在抱怨日本与美国妥协,德日关系出现不稳定因素。两大同盟的稳定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经过一系列外交努力,日本在太平洋反而更加孤立。
走向战争到1941年,摆在日本面前的有三条道路可选:与美国和解,南进控制东南亚和北进与德国一同夹击苏联。与美国和解意味着重返华盛顿会议体系,放弃1931年以来取得的所有战果,这对日本陆军来说决不能接受;南进战略能够控制盛产石油、矿产的荷属东印度群岛,但需要冒着与美英中荷四国同时开战的风险;北进战略可能暂时避免与美国决裂,但日本现有资源不足以支撑与苏联的持久战。文官政府主张和解,陆军主张北进,海军主张南进,日本高层陷入僵局。与此同时,德军在苏联的进展并不顺利,苏联在西伯利亚的军队并未缩减,北进战略受阻。最终高层达成妥协,南进战略为主,并且依然为北进战略做准备。日本仍在东北屯集重兵,向南则占领法属南印度支那。
日军占领南印度支那后,美国迅速做出反应,停止对日石油出口,收紧了日本的最后一根紧箍,日本面临石油耗竭的风险。摆在日本面前的依然是三条道路:维持现状,坐等石油耗竭;坚决向美国开战,迅速侵占东南亚,获得资源供应;与美国回到谈判席。军部妄图通过对美国发动闪电战,取得初期战术胜利,赢得2-3年的缓冲期,迅速占领东南亚,建立自给自足的帝国,为持久战做准备,但对远期战争的走向并未进行全面考虑。文官政府深知日本与四国作战的困难,并且苏联随时可能加入战局,届时日本将面临南北夹击,与五国战争的风险,完全没有胜算,因此仍然坚持与美国谈判的想法。但是,日本军部和美国政府各自的的底线相差甚远,和谈成为天方夜谭。经过半年的斡旋,外交谈判终告破裂,日本最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评曰:通观1931-1941共10年间日本的外交政策,可以看出,日本的国运完全被军方绑架。日本是华盛顿会议体系的缔造者和维护者之一,美英日三国政府在20年代曾有亲密的合作,共同维护太平洋地区的自由贸易体系。但是,日本的军队势力自明治维新开始即是影响政治的一大力量,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两场战争的胜利使得日本军方的政治力量更加稳固。经济繁荣的20年代,日本民众尚能支持文官政府,但经济衰退时,民粹主义自然而然地偏向右翼势力。辅以日本人一贯的受害者心态,对西方各国的敌视更加严重。西方列强为维护自身在中国的权益,曾多次逼迫日本放弃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从甲午时期的三国干涉还辽,到20年代归还山东权益,日本对西方列强积累了足够的怨气。到30年代,有了国内舆论的支持,日本军方将所有的不满付诸对中国的再次侵略,其目的在于建立属于自身的殖民帝国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中国市场早已被各国瓜分,这种在中国获得特殊地位的政策一定会引起西方反弹。然而,即便日本政府深知这一后果,军方依然为了巩固自身势力而扩大对华战争,并以同苏联决战,完全控制东亚为最终目标。控制中国仅仅是这一终极目标的第一步,日本军方试图通过迅速打垮中国政府摧毁中国的抵抗意志,将中国作为资源供给地。不过,蒋介石政府的屡败而不挠,将日本拖入持久战的泥潭。因此,从1938年起,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大量增兵,扩大战场,战争反而更加焦灼,只能进一步增兵。同时,先期取得的战术优势让日本的胃口越来越大,不肯放弃在中国获得的每一份战果。侵华战争至此已经失去初衷,让日军进退维谷。战争规模的扩大, 引发了美国的警惕和经济制裁,长期依赖美国进口的日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矿产资源,进而赌上国运投入更大规模的战争。日本军队在这一过程中是冲锋陷阵和惹事者的角色,日本文官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外交努力改善国际形势和国内困局,对军队却没有丝毫约束能力。日本政府在军队和美国的谈判中扮演了中介角色,美国握有主动权,坚持让日本放弃既得利益;而放弃战果意味着军部失去所有政治筹码,军部为了自身的政治力量不顾国家困局,将国家推上万劫不复的赌桌。太平洋战场是二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即使没有欧洲战事,太平洋战争也会打响,欧战只不过是加速日本的推进和覆亡的催化剂。
军队本应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暴力机器,但一旦被个人或利益集团控制,军队便只能服从政治斗争。站在日本军部的视角,并不能说军部决策是完全冲动和不理智的,只有保证亚洲战果,军队才能继续保有政治话语权,对美国退让只会让文官集团彻底压倒军部。派系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国家就成为牺牲品。这种事例在历史上累见不鲜,各种党争、权斗埋葬了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
然而,党争并非国家政治的死敌,党争之后不受约束的权力才是罪魁祸首。日本的战争政策之所以一再走向极端,是因为政府无法限制军部的权力,导致权力越发向当权派倾斜。没有完善的权力制衡体质,极有可能因一己私利将国家带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读后感(四):拓展视野,重新思索
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是昭和史绕不开的一个课题,而与其直接相关的“华盛顿——伦敦条约体系”,乃至此后种种国际关系的变化,自然也是探讨这一课题的书籍不能绕开的问题,然而除去罗列事实与泛泛而论,真的深入探讨这类问题的书籍大都将重点放在某国内部(如研究美国的孤立主义,或者昭和日本的政治变化)或是总体外交变化对局部冲突的影响上(如各类战史),就我阅读所及,《从马汉到珍珠港》算是一本以海军为切入口,兼顾了社会内部变化与外交形势演变,甚至挖掘了某些“思想根源”的书,然而正如书名所示,该书站在海军的视点,强调的也仅是日美关系。
换言之,外交总是这一时期种种事件的陪衬或云背景,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遑论作为独立课题得到论述。
因而这本篇幅不大却视野宏阔的作品确乎搭起了新框架,在这个新框架下虽然并没有多少新细节,却不能不让我们重新思索已经被引为圭臬的很多定论(如革命中国对条约体系认识的调整,绥靖政策的本质以及其为何在亚洲不适用,苏联的意识形态和投机心态等问题),各国的外交作为也因之有了连贯性,互动性(如德苏关系的变化在日本引起的千层浪,中英对美国外交选项的限制等等),这不仅使很多问题更形清晰,也让条约体系,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外交不是追认事实,而国际秩序也并非一纸空文。
现在不少的中国近代史著作都在告诫我们弱国无视条约与国际秩序不会有好下场,而这本书提醒我们,弱国在认清现实之后自然会选择接受国际秩序,因为它至少可以让列强在互斗之余吃相不至于太难看,而对所得不满,忝陪末座的新兴列强才是可能掀翻餐桌的人。
在美国就学、教学数十年的入江先生虽然在一些事件的细节上采信日本的说法(如中日战争诸“事变”),说到底却是在以自己祖国的失败为前车之鉴,告诫来人要遵守餐桌礼仪(参看书中对《大西洋宪章》的解读)。
和当年的日本一样拿着筷子走进这间西餐厅的中国要怎么办呢?
且拭目以待。
本书的翻译有一些问题
首先是一些日本历史术语,比如将“统帅权”翻译为“最高指挥权”,统制派翻译成“总体动员派”,各省翻译为各部等。
中国方面也有一些讹误,比如国民党的总裁翻译作总统等等。
但是翻译总体是认真的,时不时冒出的百度百科更是分外萌2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读后感(五):很不错的一本书,当然有日本式的狡辩
大概作者是日本人的原因吧
很多内容,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狡辩
日本侵略中国的客观事实,其实是中日、美日间冲突的根源
然而,在内容上看来,似乎日本人很委屈,对美的宣战,完全是因为美国的步步紧逼所致
对于中日之间的战争,也并没有悔改的道理,对于中国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日本人反而觉得是丧失了和平的大好机会
其实,日本人已经一再的毁约,由东北,而华北,进而全面战争
国民政府的正确观感,也就是日本人又在做缓兵之计。
如果真的短期苟合,可以想象,日本人恢复了元气,必然会向中国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为此,更要缅怀一下英勇抗日的先烈们。
1,日本的抉择
当然,这本书还是很有些内容的,在“日本该占领中国、东亚、或许还应北上占领苏联”的大前提假设下(或者说,这些理由都是正义或没有不合理之处的隐含前提下),作者讨论了二战正式爆发前国际环境的错综复杂,相关利益各方的纵横捭阖。一方面也在检讨日本当时军国主义政府对外政策的不足,大概就是:日本人成功的促成了ABCD联盟,把对手弄得多多的,把伙伴弄得少少的
在亚洲,日本实际上是独立对抗中美(后来又加入了苏联)
日本的本国精英,也预测,日本在战争初期,可能取得一定的优势,但长期看来必亡,
而另一方面,如果听任美国对于日本的封锁政策,日本必然会被慢慢扼杀。
终于,日本决定南进,对美国开战,奇袭珍珠港。
其实,大的背景下,北上和南进之争,在陆海军内部,多次讨论。苏联在边境冲突中,一再轻取日本关东军,或许是最终决定南下的原因之一
但其实,也许暂时什么也不做,对日本更是一个好的选择,虽然中日战争已经陷入了泥潭,但短期内,中国的形势只会更加恶化,外部的援助已经非常的困难。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封锁,不大可能对中日战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巩固中国占领区,开发各种资源,伺机而动,或者是日本的上策。
中策,应该是北上入侵苏联。德苏战争爆发后,苏联已经不大可能在亚洲地区与日本激烈争夺,如果关东军趁机北上,应该可以夺取远东地区大片的领土和资源。苏德战争结果是否会改写还很难说,但苏联的情况必然更加困难。珍珠港之后的一个结果,是美国正式的加入了战团,大规模的对英苏进行支援,也帮助了苏联的对德战争。其实,两边围殴苏联,对德国、日本都更加有利。
下策,才是进攻美国,终于惹恼了巨人,连带着德国也倒了霉。
其实德国也是很仗义的,德国很快对美宣战。
如果德国不主动对美宣战,其实,也许就变成了日本和美国在亚太的单挑,局面会更有趣。
2,美国的仗义和英雄主义
美国当然也不是完全利他的,毕竟日本在亚太的扩张和独占,影响到了美国的经济利益。同时,日本总有一天可能会对美作战,菲律宾作为美国的殖民地,就在第一线。
但必须看到,美国对当时贫弱的中国给予了极大的援助和关切,在珍珠港事件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全民对中国的关注。
经济资源、舆论帮助。
其他的列强,并没有真的愿意搀和中国的事情,而美国真的站了出来,而且以严苛的贸易封锁政策,冒着战争的风险,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对日本的行动进行了抵制(而且后来的确发生了战争)
这种国际主义是伟大的,无论中美后来发生了什么冲突,不论现在的各方面竞争有多激烈,美国在二战时期,以及二战前,对中国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是真诚的,是难能可贵的。
3,国民政府的不易
处于蒋介石的位置,内忧外患,地方实力派的挑战等等
抗战到底,并不是一个容易下的决心,偏安而治,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但委员长坚持到底,并在抗战过程中大体统一了全国人民的力量
他很清楚,单靠中国自己是无法抵抗日本的,维持现状也不容易,必须在国际形势有巨大的变化,外国友人的巨大的帮助下,中国才有可能翻盘
外部的,无外乎美苏
然而终于盼到了
在41年珍珠港事件前的漫长日子里,在对日战争看似最无希望的时刻,国民政府的坚持是可贵的
连汪精卫都叛逃了,似乎提供了另一条道路
但终于,大家一起围殴了日本,夺回了东北、台湾
4,苏联的何去何从
其实苏联在苏德战争前的地位十分尴尬,在国际范围内被孤立
一度与德国结盟,侵占了东欧,瓜分了波兰
德苏日联盟,对抗英美,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
当然,苏德之间积怨极深,两位领导人的个性使然,大概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但换一步来说,如果苏德日之间维持了和平,日本没有贸然的进攻美国
英国独立支持,德国全力对付英国
则世界大势很不好说
中国的前景也不会很好
5,日本人的口号
其实很多日本人的口号,包括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可能都会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吧
打破英美提出的《大西洋宪章》,民族自决等原则
打破旧秩序
更合理的分配资源和收入等等
既定的秩序都是有利于现有的贵族的,暴发户都想打破这些
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对于二战前夜的国际关系梳理的非常好,又得天独厚的的运用了大量日本的材料。
大国崛起时,如果合理的运用外交手段,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对手弄得少少的,可以借鉴之处很多很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读后感(六):缺乏大局观的日本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歆虞(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68250766/ 入江昭先生是国际著名的历史学大家,他所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语言简洁,文笔流畅,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交代的井然有序,读者阅读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爆发有了清晰、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华盛顿国际体系,维护了西方大国的各自利益。因此,各国对出现的破坏国际体系的行为,要么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要么不敢采取大的阻止措施。所以当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入侵莱茵兰,日本入侵东北,西方大国为了阻止国际体系的破裂,宁愿相信上述行为是对国际体系的微弱修正,而非致命挑战,以保留国际秩序的表面风光。 而当日本侵占东北后,没有接受在国际体系框架内英国伸过来的橄榄枝,而是单独想和中国政府谈判,改善关系,以维持现状。 当日本确立了保持亚洲地位、抵抗苏联、扩张南洋的基本目标后,日本军部采纳了以英美苏中为假想敌的国防政策,此时的日本便与整个国际体系渐行渐远。虽然没有公开表示否认九国公约,但日本已避免公开承诺遵守条约。 这一点在林铣十郎内阁解体,近卫文磨担任首相后得到了加强。这使得林铣十郎内阁力图使日本重返国际舞台的努力落空,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悲剧性孤立进一步加剧。 当时的绥靖政策,在西方列强眼里,不是在纳粹侵略面前的可耻退让,而是服务于一个更为宏大的战略目标:就是努力复活某种对国际秩序的共同理解,哪怕是经过修正的。但是这种绥靖政策无法让帝国主义取得共识,或者说通过这种绥靖政策所取得的国际经济秩序,与日本、德国等帝国主义的要求是势不两立的。 更为诡异的是,当日本国内的有着国际大局观的人士,为了避免激怒英美而同英国展开谈判,以阻止日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日本军方认为这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反而在中国发动持续的攻势,以造成既成事实,逼迫参谋本部就范。 日本一直倡导的建立大东亚新秩序,就是想稳定现状,以让英美默认他的行为,就像英美默认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一样。但英美认为德国的行为涉及种族合并,但日本的行为是赤裸裸的侵略。所以美国立场鲜明的反对日本建立新秩序的声明,这就使日美关系陷入严重危机。对于近卫声明,美国表示了坚定反对的强硬立场。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政府对欧洲局势却较为慎重。特别是当希特勒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美国没有公开表示对英法反对德国的立场的支持。 但英国对日本的所作所为,态度比较暧昧,即使是日本陆军在封锁英租界的情况下。原因是英国怕同日本有军事冲突的话,德国就会侵入波兰。结果就是,日英签订了一份临时协定,英国承认日本在对华战争期间的特殊需要,同意不干预日本。 对于日本陆军来讲,中日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占领中国的土地、攫取中国的资源,在陆军眼里,中日之战是全球政治重大变迁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重塑日本国际地位的机遇。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日本切合实际的处理眼前问题的能力。 二战前的日美关系,倒和现在的中美关系有类似之处。那时候的日美是太平洋地区的两大头号强国,避免冲突的唯一方法,是两国彼此尊重各自的势力范围,只要坦然面对当时的权力格局,美日有能够合作的可能。就像现在中美冲突,完全是因为美国认为中国不尊重它的势力范围,要破坏现存的世界权力格局。只不过冲突的方式一个是武力战争,一个是经济战争而已。 但一开始美国并没有想和日本正面冲突,以阻止日本彻底倒向德国。日本人则由于和苏联关系不明确,没有下定决心迅速入侵东南亚,以建立自己的资源自给区。在中国,日本虽然扶持了汪精卫政权,但由于日本是将之作为和蒋介石政权谈判的砝码,签订停火协议,因此迟迟没有承认汪伪政权。显然,在日本不撤兵的前提下,这种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上述两点,说明了日本在战略上是十足的低能儿。 在日本眼看和美国和平共处无望,并且美国表露出支持英国对抗德国到底的行动之后,日本和德国签订了同盟条约,但这个条约已为时已晚,无法起到让英美两强松动立场的效果。 对此时的日本来说,无非有两个选择,屈服和反抗。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就要结束中日战争,退出中国,包括已到手的一切,恢复到一战后的状态。我想这是日本不能接受的,那就只能赌一把了。而对中国来说,中日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两个国家集团之间的战争的一部分。在此前提下,蒋介石拒绝了日本提出的政治解决中日战争的提议。因为在日本的全球战略框架下,对华战争变得次要,日本想尽快解决,减小在中国的负担。眼看和蒋谈判无望,日本正式承认汪伪政权。 对于日本近卫内阁来说,避免和美国开战是最重要的事,因此一再提出要和美国举行首脑峰会,但美国始终将日本彻底撤出中国作为会谈的条件之一,因为这可以鼓励中国抵抗日本的决心,防止中国倒向日本。但这是日本陆军完全不能接受的。眼看和美国谈和无望,近卫内阁辞职,东条内阁成立。日美之战走向必然。此时日本缺乏战略思维的问题又显露无疑。陆军海军对各自的战争前景非常乐观,却没有研究出一套整体的综合方案,以应对开战后英美大规模的反攻。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存在,不要融入美国规定和支配的国际体系。 总的来说,30年代,渐渐强大的日本,不愿臣服于英美等国构建的国际秩序,企图联合德国、意大利构建新秩序。由于利益不一致,虽然轴心国缔结了盟约,但步调不同,使得日本发现自己越发孤立。这使得日本不安全感和危机感更甚。日本的民族特性,使他宁愿站着死,不要跪着生。于是他孤注一掷,发动了全面战争,为他梦想中的新秩序而战,也为国家生存而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和太平洋爆发,但结果表明,在原体系下生存,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