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后感 查看格言:《大淖记事》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大淖记事》的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大淖记事》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淖记事》读后感(一):为什么感觉“巧云”少了

这本书一共收录了三十一篇小说,很喜欢大淖记事和看水,而读落魄的时候真的透过文字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压抑至极迫切需要宣泄乃至快要失去理智的心境,深刻深刻。看着一个自己欣赏的人一点点丢盔弃甲,向现实投降,确实。 很痛心。

最近和朋友聊到婚嫁问题,对男方的要求是经济宽裕起码有房。唯有如此,婚后有了孩子,生活才不至于那么困难。这让我格外喜欢巧云。以前喜欢她,更多是因为她不被失身所累,记得要照顾父亲,仍努力追求所爱。如今是更佩服她一肩挑起了半瘫的父亲和重伤的十一子。现在的社会还有多少女孩子能做到这个呢?那些想着通过跟比自己富裕的多的人成家而让未来少劳累的人,其实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才华配得上野心吧。那一个家庭富裕的男人,仅凭女性能照顾好家庭能繁衍生息就愿意接受这样的人吗?有多大本事就过多好的生活,让别人为你的幸福买单,跟把自己的遗憾加注在孩子身上如出一辙。

适婚男性,也有在感慨女性势利,没有房子基本不会有下一次约会的可能。一般家境,父母很难支持在大城市工作的儿子买房的,而应该有一大部分适婚男性的收入积蓄暂时不足以让自己买房。但这样的人又想找优秀的女性,人家优秀的女性自然觉得你不够优秀匹配不上她啊。你倒是找个跟自己差不多或者差点的女性,再说势利不势利。希望人家不要计较你不够好的时候,你也应该不要计较不够好的人家啊。双标过得自在才怪。

这个书评好像不是书评了,但其实一本书好,就在于启发人对生活的思考。

《大淖记事》读后感(二):人生能有多大难?

都说汪曾祺对事物和语言的感受能力细致、动人,他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优美,就算是在读小说,也都能感受到一股清风袭来。

确实,看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汪曾祺曾说,他年轻时是想打破诗和散文以及小说之间的界限的。他在《 晚饭花集 自序》曾说过:“我过去就曾经写过一些记人事的短文。当时是当作散文诗来写的。……散文诗和小说的分界处只有一道篱笆,并无墙壁。我一直以为短篇小说应该有一点散文诗的成分。”他的小说没有一个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情节,从故事的开始,进展,到结果,娓娓道来。

汪曾祺蹭师承沈从文,擅长风土人情的描写。平实细腻的文字却引人入胜,嘎然而止的故事,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在他的短篇小说《大淖记事》,他用了洋洋洒洒的三章来描述大淖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人事,使人还没走进故事里,就已经成为“大淖”这个地方的原生住民。

“挑夫们的生活很简单:卖力气,吃饭。一天三顿,都是干饭。这些人家都不盘灶,烧的是‘锅腔子’——黄泥烧成的矮瓮,一面开口烧火。烧柴是不花钱的。淖边常有草船,乡下人挑芦柴入街去卖,一路总要撒下一些。凡是尚未挑担挣钱的孩子,就一人一把竹筢,到处去搂。因此,这些顽童得到一个稍带侮辱性的称呼,叫做‘耙草鬼子’。……一到饭时,就看见这些茅草房子的门口蹲着一些男子汉,捧着一个蓝花大海碗,碗里是鼓堆堆的一碗紫红紫红的米饭,一边堆着青菜小鱼、臭豆腐、腌辣椒,大口大口地在吞食。他们吃饭不怎么嚼,只在嘴里打一个滚,咕咚一声就咽下去了。看他们吃得那样香,你会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饭更好吃的饭了。”

“这里的姑娘媳妇也都能挑。……这些“女将”都生得颀长俊俏,浓黑的头发上涂了很多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照当地说法是:苍蝇站上去都会闪了腿)。脑后的发髻都极大。发髻的大红头绳的发根长到二寸,老远就看到通红的一截。她们的发髻的一侧总要插一点什么东西。……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 ”

就在这样的乡土风情中,诞生了巧云和十一子至纯至美的爱情。巧云美丽,苗条。和父亲相依为命。她继承了母亲的相貌,笑靥如花,身材玲珑,被男孩子欣赏,受陌生人宠爱。她机灵,多情。在和十一子相熟的过程中渐生爱恋,落水后被十一子抱回家,路上悄悄装睡,故意让他抱着自己,在十一子照顾她而后离开时,骂他傻子,颇有点儿郭靖和黄蓉的味道。她率性,主动。在被刘号长霸占后,她没有怨怨艾艾,只是恨他夺走了本属于十一子的礼物。她主动召唤十一子,他们在沙洲的茅草丛里一直呆到月到中天。毫无扭捏和矫饰。更可贵的是,她善良,奉献。在十一子病后不肯喝能治病的尿碱汤时,她自己尝了一口,来鼓励他。在十一子被打重伤后,心甘情愿照顾他,快快乐乐担待其养家的重任,变成了一个利落的小媳妇。

他们的感情没被现实打倒,反而让彼此更坚定。小说的最后写道:“她的眼睛还是那么亮,长睫毛忽扇忽扇的。但是眼神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她从一个姑娘变成了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被什么东西撞击一下,有点心酸。

但是当继续读到“十一子的伤会好吗?会。当然会!”时,我们的嘴角会不由得向上扬起,原来一切困难都已经过去了,然后就开始幻想他们以后幸福的生活:巧云像那些出了门的媳妇一样“百无禁忌”,而十一子还像从前一样像个呆子一样对巧云好。

在这种乡风浸润中的人们中间生活是多么的纯朴,纯朴得就好像可以让他们什么也不害怕了。在汪曾祺淡淡的文字所流淌出来的幸福感,仿佛天塌下来也没多大事儿。

生活能有多大难?!坚定一下眼神,像巧云一样,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大淖记事》读后感(三):《大淖记事》读后感

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开篇为我们展现了独特、淳朴的大淖景观。这里自然美,人情美。而最震撼人心的还是这里的人性美。

跟着作者平实的叙述视角,一个回归自然,回归本性的故事徐徐展开。住在西头的锡匠和住在东头的挑夫,世世代代守着大淖的安宁。住在西头的老锡匠告诫十一子,不要和东头的姑娘媳妇勾搭:“她们和我们不是一样的人!”在老锡匠看来,东头的“风气不好”。“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她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随便的......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然而十一子没能听老锡匠的话,和东头的巧云在一起了,还差点为她搭上性命。在困难面前,大淖的人团结一致,将试图破坏者驱逐出境。大淖的人世世代代守护着这里的平静。

平缓流畅的叙述语调将巧云与十一子的爱情故事写得真实可感,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结局在这里恰到好处。作者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宁静、真实的生活。“这里的一切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颜色、声音、气味和街里不一样。这里的人也不一样。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风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穿长衣念过“子曰”的人完全不同。”

这里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情更纯粹,人更真实,没有用过多的“遮羞布”来欲盖弥彰。在这样一个没有太多伦理束缚的世界,人性得到了充分的舒展。人可以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心意,不用过多地在意礼教的束缚。作者用淡淡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方纯净安详的净土。

《大淖记事》读后感(四):何谓中年or寻找那温暖的地方

雨一直在下,绵绵密密的连续下了三天,这在济南的秋天不是很常见。第一天晚上的时候,还在感恩这场秋雨,趵突泉喷涌又能高出几分,为深冬的趵突洗雪盛景再添一丝希望。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尚能与家人一起围坐一圈,这场秋雨下的真是时候,秋收已入仓,新麦已播种,这场及时雨,又省下灌浆的辛苦,又能给冬麦的萌芽注入来自上天的力量。到了第三天,已经开始数落这恼人的秋雨,能不能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停一会,能不能不要这么执着的把深秋的那一抹温暖来打压,能不能不要这么着急的把上帝刚刚开始涂色的丹枫、黄银杏来洗刷。秋雨啊,你也该停了!

秋天,就像年届耳顺的老人,对一切感恩和赞美,对所有的抱怨和诅咒都照单全收,但那颗深邃的心,犹如大海,兀自随着自己的性子潮涨潮落。那拍岸的浪花,是你的情绪波动或对我的回应吗?可是,当我伸手去抓住飞溅起来的浪花,你却吝啬的把她收回了你的怀里。你就像慈爱的父亲,摇荡着大海这个巨大的摇篮,唰……,哗…哗……的唱着单调却稳定的男低音的催眠曲,哄着每一个来到你身边的急匆匆的灵魂,慢一点,再慢一点,静静地坐一会,静静地听听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摸着自己的脉搏,竟然发现和上了海浪的频率,在这共振里,那个孤独的灵魂与你融为了一体,这才发现,不是你不理我,而是我不理解你。

秋风起,秋雨凉,鸿雁争鸣归故乡,故乡有暖阳。小时候,看到天空中的大雁,总是缠着父母问个没完,她们为什么排着队一起飞?她们要飞去哪里?她们是一家人吗?她们是去南方旅游吗?南方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她们还会回来吗?但父母的答案总是以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而不了了之。那时候老是幻想着长出一双翅膀,跟着她们一起飞,一起去看看。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把这些为什么、还有幻想深深埋入心底,不知不觉中,脚步却越来越远,走出小山村,到市区念高中,然后千里之外的长安,开始四年的大学生活,毕业后辗转赢牟、泉城谋生立业,间或北上广深全国各地的游走,就像插上翅膀的雁,飞的越来越远,但每当夜深人静,孤枕难眠时,才能理解归雁的鸣叫为什么那么悠远、凄美。这是饱含了对前方的期冀、对家乡的不舍;这是内心的一路疲惫掺杂着近乡情怯。而这一切,都不会阻挡前进的脚步,因为心中知道,心中的那抹暖阳就在前方。

哎呀,一开头就哩哩啦啦的扯了这么多闲话干什么?我还没有说的尽兴,但只得打住了。再说多了,不但喧宾夺主,文章不成格局(现在势必入戏,已经如此),且亦是不知趣了。——此段内容摘自汪曾祺先生的《老鲁》,但也是我此文的真实感受,全文摘录以记之。

言归正传,或者说,上面所说多少与我读汪曾祺先生的《大淖记事》一书却有关系,这是对此书的一种整体感受或者说是书本情绪于我的一种外化和宣泄。该篇读后感之所以起了“何谓中年or寻找那温暖的地方”也完全是因为书中的几篇文。

先说说“何谓中年”吧。这是汪先生在《戴车匠》一文中以戴车匠的形象说出来的,原文如下:戴车匠年纪还不顶大,如果他有时也想想老,想的还很暧昧,不管惨切安和,总离着他还远,不迫切。他不是那种一步即跌入老境的人,他只是缓缓地、从容的与他的时光厮守。是的,他已经过了人生的峰顶。有那么一点的,战栗着,心沉着,急促的呼吸着,张张望望,仿徨不安,不知觉中越过了那一点。这一点并不突出,闪耀,戴车匠也许纪念着,也许忽略了。这就是所谓的中年。

读书至此,心中咯噔一下,目光就游离了纸张,思绪循着墨香开始在空中漫无目的的飘荡,越飘越远,系在心头的那根线拉的心口越来越疼,恰恰又是这丝疼痛,把思绪拉了回来,逐步清醒过来后,喟然一声长叹,何必作此无谓的多想。于是,提笔在书本留白处写下:

偶尔想到老,黯然神伤,

时而忆过往,略有彷徨。

这就是中年!

再说说“寻找那温暖的地方”吧。人到中年,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一个个都把自己武装起来,一副坚强、干练示人,但在这副皮囊的包装之下,却是一颗颗的柔暖而又玻璃般的心,怕冷,渴望温暖。或许这也是汪先生在《大淖记事》一书中,有两篇文章提到了“温暖”。在《天鹅之死》一文中,舞蹈老师白蕤与孩子们在玉渊潭看到了天鹅,以师生不同的视角看着美丽的天鹅。以天鹅的遭遇来具象白蕤的一生。天鹅在天上飞,飞过大兴安岭、呼伦贝尔的空间距离;飞过了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的时间跨度;天鹅翻山越岭飞到了玉渊潭;白蕤千辛万苦退休到了北京城。白蕤因坚持所演的《天鹅之死》就是美,被打成反革命,被打到左腿骨折;当她带领着孩子们看到玉渊潭里的天鹅后,孩子们问白蕤老师,白天鹅为什么会飞到这里?老师说“天鹅在天上飞,去寻找温暖的地方”。但当看到被猎枪打死的天鹅后,孩子们眼睛发光,像钻石,他们的眼泪飞到了天上,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在另一篇《寂寞和温暖》一文中,汪先生更是以“温暖”入题。写的是知青沈沅在农科所的遭遇,因为那个特殊的时代,人生起起伏伏,就像浩瀚大海里的一片落叶,任人摆布。那种寂寞能够把人逼疯,要想活着,就要不断的内求,把自己的心包裹的越来越严实,不能从外界获取温暖,那就自求多福,尽量少的耗散自己内心的那点温暖,以求熬过这段艰难。所有的艰难困苦都会过去,就像新来的农科所赵所长,他的心是一块阳泉炭,划根火柴就能点着,烧完了是一堆白灰。这份炙热的温暖,慢慢的化开了包裹在心上的那层坚硬的壳,但退掉这层壳是那么的难,持续的温暖是来自外部的条件。刚刚退掉硬壳的心,是那么的柔软,很不适应这份贴心的温暖,于是在这感情的焦灼中,报以眼泪,似乎是想用自己的眼泪来浇灭这份烫心的火,在这水火的交融中,雾化、升华,人生也就修炼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汪曾祺在《大淖记事》里,记录的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奔波。求学期间的昆明,西南联大的学生时代。毕业后,上海谋生,就职于初级中学,以语文教员的身份见证上海的灯红酒绿。文革期间,下放张家口的农科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人人自危,又是过着怎样的日子。而这所有的一切,对汪先生而言,都是一过客,或长或短,情深情浅。而故乡,高邮,大淖,虽十多岁即离开,但魂牵梦绕的,记忆最深的依然是她。因此,家乡的几篇文章,读来最是熨帖,不悲不喜,不疾不徐,如清风明月下的诉说。就像代代传承下来的故事,从爷爷那饱经沧桑的嘴里慢慢的流淌出来,哄着孙子入睡。而张家口时期的几篇文章,虽感人至深,却带着一丝丝的情绪,行文中虽然在刻意的掩饰,想着以客观而又平静的对待,但那丝烟火味甚至是火药味还是能够闻到。

后生浅学,不敢妄议被称为最后的士大夫的汪曾祺先生;但我坚信,鸿学大儒如汪先生肯定不会跟我的一点浅评瞎议一般见识的,如能在这一过程中略有自己的一点感悟、收货,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点共鸣,则善莫大焉了。

2017年10月29日夜写于安之庐。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