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9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金时代》读后感(一):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包括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等五篇小说)
每个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王二,但每个王二又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同一个王二的不同人生阶段,有的则完全不是同一个人纯属偶然重名的王二。如果没有临时百度下,我已经忘记了似水流年里的王二是个什么光景。最喜欢的是三十而立里的王二,承接上一篇黄金时代,现在的这个王二是个对校长时而出言不逊又时而毕恭毕敬的老师,个人来看是五篇小说中文字最为幽默和怪诞的一篇。这些小说的背景多设立在50年代起的知情下乡、三年饥荒、全民大炼钢和文化革命这段时期,作者一本正经地描写着貌似是天马行空的景象,常会让你分不清想象与事实。除了人物和事件里怪诞风趣的语言描述,书里也有很多让你看完觉得天朗气清的描写。分享黄金时代里的一段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希望即便受锤,也可以永锤不朽
《黄金时代》读后感(二):嘲讽与自嘲
quot;黄金时代 是因为正处在年轻、正值挥霍的年纪? 陈清扬是一个多奇葩的女人?从无爱的性到有爱的性,从被动到主动。王二就是一个有文化的流氓?这么荒诞可笑是折射王小波的知情时代,可笑与可悲。王小波这么赤果果地写性,是 性解放 ?当然不是。性只是知情的一种发泄方式。
quot;陈清扬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这句话就是典型的众多知情在对自己未来绝望时的心理描写,试图挣脱这个枷锁,谁知越挣脱越受束缚,等到自己接受现实,那就可以 泰然处之 了。
《黄金时代》读后感(三):陈清扬的头发一定很飘逸
这是王小波时代系列作品中,最敲击人心的一本。且不讨论书中露骨的和欲有关的描述,以及特立独行的王小波式黑色幽默,和悲怆中掺杂着不羁的恳切,这本书实在该被世人传阅。《黄金时代》展现的恰恰不是黄金般的时代,而小波浪漫地揭开它的丑陋,在绝望中坚守自己的意志,清醒地旁观生活,却能让生活继续。书中,主角王二就像个小混混,说脏话,脾气大,放荡,多情。王二与自己身处的时代格格不入,他深谙当下的腐败,然而并没有故作清高地远离喧嚣退世隐居,反倒活得比谁都 俗气 。他被教育,被关起来,被人议论纷纷,被针对,但他永远能在不堪中找到让自己心生欲望的东西。 小波写得最多的,还是性爱。不羞耻,这是人最正常的生理需求之一,他不仅写了王二的性爱,还写了其他角色的,让整本书都笼罩了一层面纱,有攻击性,许多读者听闻其内容便不敢捧读了。 实质上,《黄金时代》是一杆枪,一杆战士在头破血流敌人却愈逼愈近时的 救命 枪。
《黄金时代》读后感(四):看见黄金时代的人
《黄金时代》是由三部小说构成的一本书(这说作者的说法),但实际上也可以当作五部小说来看,最后你还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小说来看。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这是第一人称小说,再者就是作者放到了一本书里面。其实也就是因为这样我想了很多,但还是请大家不要纠结怎么看是对的。到目前为止,对错、是非之类的判断其实首先就得假设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是、什么是非,那么这么看来,还有对错、是非么?那么按照作者三部小说的说法,是将《黄金时代》、《三十而立》和《似水流年》合为一部,《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各成一部。
如果照书的第一部分的意思,黄金时代其实是指主人公由21岁到30岁的十年岁月。这就是第一部分小说整个所有标题最明显的含义。我们前面还提到整本书可以看作一部小说,而黄金时代放到整个层面上的意思其实是指整个人的青壮年时代。所以关于这部书的结构解读,确实也有不同的意味。按我的想法,我愿意把《黄金时代》看作有三个部分、一本小说。而每个部分就是关于“王二”这个人的不同角度的透视,而单独拎出来又均可以看作独立的小说,实在是作者的玄妙之处。更何况作者王小波还著有《青铜时代》、《白银时代》,其中主人公均叫王二,似乎作者的意图真就能洞见一二。每每想到这里,那个感觉无不神清气爽。
但如果一个人的黄金时代恰好和处于一个黑暗年代,总不免想问,该这么办?也许真就只能苦中作乐了,否则满目疮痍。有时候可能把最真的表达出来了,却是最戏剧的,如果把最戏剧的写出来了呢?可能就已经没有什么所谓戏剧不戏剧的了,也总能难免我们经常感叹人生如戏了。倒不免会怀疑人生如戏是至真之理了。
其实黄金时代是一个人最具精力的时期,他可以是二十一岁至三十岁,可以是二十一岁至五十岁。又有什么理由不可以是一生呢?关于如果黄金时代遇上历史的黑暗时代应该怎么办。我记得有人说《黄金时代》是反压抑小说,其语言以及情节确实相当痛快的。我想相信王小波先生从一开始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的。
只是对一个人而言,时代总是不可抗力,它意味着你终受其影响,而相对时代而言,一个人总是渺小的。时代也许从不曾改变,然而再怎么讲,有一句话同样是不可抗的——这是你的时代。也许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仅仅关乎你怎么看它而已。那么一个人换作一本书,不也就只能是这样么?
黄金时代可以说是喜剧小说。但重新把放到它的时代,那个人们称之为“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一般来讲,是只有一种价值评判标准的是时代。它只可能是时代的悲剧,这不只关于《黄金时代》,是所有的书都是。伟大的作品不都是时代的产物么,它怎么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它写的是那个时代。而那个时代,本身就是悲剧,它不是关乎个人的,是历史性的、艺术性、哲学性的悲剧性,在这些层面上,个人无喜悲可能才是对的。请不要让我举例,它本身就是一个例证。因为黄金时代根本就没有办法给我们一个喜剧结局,但有的时候我觉得它根本就是没有结局。没有结局也许就真就可以无喜无悲了。
《黄金时代》里的时代,我相信它就是最真实的时代。它真正的悲剧性在于它本身的戏剧性。那个时代显然已经有了结局,只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是没有结局的,你能说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本本的书是这个时代的结局么?我相信远远不是的,又也许仅仅是一个个新的开始,那是改变时代的一个个人。也许时代早就给出了一个结局,这就是《黄金时代》里爱情的结局,放到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我不敢说着就是我们中国人所相信的命运,但这还能是什么,我也是说不上了。
所以说,对于个人而言,又何必在乎时代呢?我总觉得王小波先生所表达的积极性是“人总该是快乐的”,就像哪个时代的人都一样会做爱。
只是王小波先生本人和《黄金时代》王二的时代的吻合,虽不能说他是王二,却隐隐想到了伟大,但不知道是他伟大呢?还是书伟大呢?这也许只能交给时代了,这个时候的人是否还是渺小呢?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人可以有改变时代的勇气,方式可以是仅仅在黑暗时代活得敞亮。
《黄金时代》的痛快,严重点,可以说是纵欲主义,难道真就苦中作乐吗?我想关于性,关于做爱,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的,但人人都不大会说,其实又何必说呢?存在而已,无需证明的,至于说呢,其实说它是积极面对的人生观念会更加贴切。主要我们需要从书中获取一些正面的价值。
其实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取向以及内容,我总想起“深刻而不深沉,平淡而不平庸”这句话的。这是境界,有时候我想我该叹、该嫉。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