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你好哇。
世俗所谓必不可少的东西我是一件也不要的。
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称誉,安如平日,你和我说话像对自己说话一样,我和你说话也像对自己说话一样。”
“小波。
我的活力不够,这一点从第一天见到你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你的生命的活力在吸引我,我不由自主地要到你那儿去,因为你那里有生活,有创造,有不竭的火,有不尽的源泉。”
“爱到深处真美。”
01
爱上你灵魂的那一刻,我也接受了你的容颜
1977年,李银河大学毕业,在《光明日报》史学组当编辑。
一天,她在朋友处读到了王小波的手抄本小说《绿毛水怪》,里面描述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恋情,其中的“真”深深打动了她。
小说作者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刻在了她的心里。她暗自思忖,是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充满诗意的小说啊!
第一次见到王小波,她失望至极,他长得真够难看的。
小波却对银河心生爱意。
不久之后,他去光明日报社给银河还书。他问她,“你有男朋友吗?”银河摇头。
“你看我怎么样?”小波的爱像冬日里挂在树梢的冰棱,赤裸裸毫不掩饰,却又如此纯净,让人无法拒绝。
刚开始恋爱就遭遇挫折。银河提出了分手,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他长得太难看了。
小波气坏了,在信中说:“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你应该去动物园的爬虫馆里看看,是不是我比它们还难看。”
特立独行的王小波不仅才华横溢,在生活中也时时透露出热忱与幽默,于他来说,有趣比什么都重要。
信的末尾有一句话把银河逗乐了,他说:“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
自那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因为容貌嫌弃过对方,反而是那异于常人的精神内核将他们彼此深深吸引,再也分不开了。
没有美的容颜有什么关系呢?我爱的是你深沉的灵魂。什么貌似潘安,美若天仙,都没有精神相通、心灵契合来得踏实且持久。
02
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是我们相爱的见证
恋爱初期,他们总是聚少离多。小波想了个主意,在五线谱本子上给银河写情书,而银河的回信就写在空白处。
都时常会在信的开头快乐地写道:“你好哇,银河。”小波曾说过,他喜欢银河这个名字,漫天的繁星是挂满嫩叶上的露珠,亮晶晶,闪着光。
她是他一生的光亮。
如今,谁还能拾起纸笔将心里的满腔爱恋写出来,寄给那个挂在心头的人?没有。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
那时相爱最好的见证,就是写着对方名字的情书。一封封,以爱之名;一声声,唤着对方的爱称,告诉心上的人儿,你有多好。
思念有多苦,相爱就有多珍贵。
小波在信中写道:“你想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什么吗?就是从心底里喜欢你,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很亲切,不高兴你比喜欢我更喜欢别人。你要是喜欢了别人我会哭,但是我还是喜欢你。”
小波的坦然真诚流露在情书的字里行间。
李银河写给小波的回信也满载意趣和深情,她甚至嗔怪地写着:“我还很爱嫉妒,我甚至嫉妒你小说里的女主角和那个被迷恋过的女孩。”
真正赤诚地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会变成一个天真的孩子。我就是要你只欢喜着我,少了一分一秒都不行。
他们的情书后来出版了,书名叫做《爱你就像爱生命》。
03
我坚信,你是一个文学天才
婚后,他们没有要小孩,俩人都不喜欢世俗油盐柴米的生活,日子过得马马虎虎。小波的妈妈急坏了,感慨:“他们在一起吃精神吗?”
他们一直在追求高贵的精神生活。
银河是一个知识女性,上进,求知若渴。新婚燕尔,三十岁的她远赴美国匹茨堡大学攻读社会学。两年之后,小波也去了美国,办了陪读。
在国外,他们生活得很清贫,每个月的伙食费只能靠银河几百美元奖学金去维持。
迫不得已,他们俩都会打一点零工,诸如当服务生、装修等这些最底层的工作。没有人知道,这小个子女人是社会学家,这大个子男人是作家。
虽然生活拮据,但是他们省吃俭用存下一笔钱遍游了美国,甚至游历了欧洲。银河在生活上极为素朴,从不在乎穿衣打扮,她与小波一样,忽略物质,看重精神。
在行走的过程中,他们在精神上汲取了许多养分,相伴在一起走过的每一个城市,每一处风景,都成了铭记彼此一生的念想。
旅行途中,王小波的大哥王小平对李银河说:“小波靠写小说没法维生啊。”
她回答得很坚定:“我坚持小波必须写小说,因为他的文学才能荒废太可惜了。生计所需的那点儿物质太容易满足,实在不行,我一个人工作也够用了。
而文学是他的生命,不写小说他这个人就成了行尸走肉,那样的物质生活水平再高有何意义呢?”
回国之后,李银河潜心同性恋研究,王小波就职于人民大学。1992年,40岁的王小波选择了辞职,准备安心写作,他对母亲说:“如果人总是瞻前顾后,就永远不可能做成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亲朋好友都不赞成王小波的做法,唯有一个人支持他辞职,她就是李银河。
她是他的灵魂知己,是他写作的坚强后盾。
银河鼓励小波:“好好写,将来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你的。”
最好的爱情是互相懂得,懂得对方的才华,懂得对方的坚定。
如果没有李银河给予他爱情的滋养与支持,就不会有王小波日后轰动文坛的“时代三部曲”,他最好的作品都是在与爱妻李银河相扶相依的日子里写下的。
而李银河的同性恋社会学话题研究,小波也会帮着一起搜集素材,一起采访,一起整理稿件,他们一起写下了一本研究同性恋的专著。
李银河对同性恋的研究影响了王小波,让他也开始深入关注这个特殊群体,并以同性恋为题材写下《东宫西宫》的电影剧本。他因着这部电影在1997年的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
银河一直坚信,王小波就是一个文学天才。
04
爱你就像爱生命
1997年的春天,王小波因心脏病发猝死,年仅45岁。
李银河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说要陪她一辈子的男人就这样迅疾地走了,甚至在小波离开人世的前一刻,她还在遥远的英国访学,遗憾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无法陪伴在他的身边。
她多想在他最痛苦的时候,握着他的手,告诉他,“不要害怕,有我在。”
李银河独自去给小波选骨灰盒,选着选着回头随口问了一句:“你喜欢哪一个?”
好似他还在。
在她的记忆中,与小波共处的这二十年,从未有过沉闷厌倦的感觉。他的爱一直包裹着她的身体,她的灵魂。哪怕他已提前去往了另一个世界,这份温存依旧存在李银河的生命中,不曾失去。
王小波生前并没有多少名气,作为一名作家,他写的书并不畅销,甚至有的书稿因为他对性的一些直白描写触犯了当时的尺度而不能出版,他并不能靠写作养活自己。
但他死后,突然声名鹊起,作品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报道,世人无不惊叹于他的才华,他成为“70后”“80后”心中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面旗帜。
在他的作品被世人捧读的背后,是一个女人一边不遗余力地整理遗稿,一边努力地宣传、推广他的作品。小波能在去世后轰动文坛,成为“中国的卡夫卡”,她的付出功不可没。
多年后,李银河在传记《人间采蜜记》中感慨道:“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他的爱都只给了我一个人。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了。”
很多年后,鲁豫采访李银河,问她当初收到“五线谱”情书时是怎样的感受。
这时的她已年过花甲,眼角有了皱纹,但是回答的时候仍然笑得恍如少女:
“当然是非常高兴,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能得到这样的爱真的不是很常见的事情。原来跟我住一个院子的朋友,她就说,这些信她一生哪怕能接到一封,就满足了。她的话让我觉得自己拥有了太多的财富。”
李银河与王小波,是真正的灵魂伴侣。互相支撑,彼此懂得,全然地支持对方的人生理想。哪怕相处只有二十年,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爱情早已融进了各自的灵魂与文字作品中,那份美好的爱情定将永恒。
人们提到王小波,必定会想起李银河;看到李银河,肯定会提起她跟王小波的爱情,这样的关系,已经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了。在未来的十年,几十年,甚至如果后来的人们提起这个时代,李银河和王小波,都是站在一起的。
“银河,爱情真美,遗憾的是咱们老不能爱个够。
真希望下个星期日早来,
并且那一天,春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