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句大全 查看格言:20首描写秋天的著名诗词

20首描写秋天的著名诗词

 时间:2025-09-25 17:39:16 来源:人生格言 

1. 《诗经・秦风・蒹葭》(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作者:佚名,先秦诗歌总集《诗经》收录,具体作者不可考。

注释:蒹葭:芦苇。苍苍:茂盛貌。伊人:所思慕的人。溯洄:逆流而上。溯游:顺流而下。

赏析:以秋景起兴,营造朦胧缥缈的意境,表达对理想爱情的执着追求,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 “香草美人” 传统的源头。

2. 《秋风辞》(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作者生平:汉武帝刘彻(前 156— 前 87),西汉第七位皇帝,雄才大略,开拓疆土,文学上亦有造诣。

注释:兰秀菊芳:以秋花喻人才。佳人:隐喻贤臣或理想政治。

赏析:帝王悲秋之作,将自然景象与政治抱负交织,气势恢宏中蕴含深沉的孤独感。

3.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 “李杜”,被誉为 “诗圣”。

注释:渚:水中沙洲。落木:落叶。繁霜鬓:白发增多。新停:因病戒酒。

赏析:被誉为 “七律之冠”,前两联写秋景雄浑,后两联融入身世之悲,时空交织,沉郁顿挫。

4.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生平: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以七言绝句见长。

注释:坐:因为。霜叶:经霜的枫叶。

赏析:一反悲秋传统,以艳丽秋景展现生命活力,“霜叶红于二月花” 成为千古名句。

5.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生平:张继(约 715— 约 779),字懿孙,唐代诗人,仅存诗数十首,以《枫桥夜泊》闻名。

注释:江枫:江边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寒山寺:苏州名刹,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曾居此得名。

赏析:秋夜羁旅之愁与禅意钟声交融,营造出孤寂清远的意境。

6. 《秋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生平: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柳宗元并称 “刘柳”,诗风豪迈。

注释:排云:冲破云层。碧霄:蓝天。

赏析:以 “鹤” 自喻,展现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革新了传统悲秋主题。

7.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生平: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称为 “诗佛”。

注释:浣女:洗衣女子。歇:消散。王孙:原指贵族,此处自喻隐士。

赏析:描绘秋日山居的清幽静谧,寄托远离尘嚣的隐逸情怀。

8. 《苏幕遮・怀旧》(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生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庆历新政” 领导者,文风刚健。

注释:黯乡魂:因思乡而黯然神伤。追旅思:羁旅愁思缠绕。

赏析:以秋景衬乡愁,情景交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成为思乡名句。

9.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边声:边塞风声、马嘶等。燕然未勒:未立战功(东汉窦宪曾刻石记功于燕然山)。

羌管:羌族乐器。

赏析:开创豪放词风,将边塞风光与戍边之苦结合,苍凉悲壮。

10.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生平:马致远(约 1250— 约 1321),号东篱,元代戏曲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 之一。

注释: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断肠人:漂泊天涯的游子。

赏析:以九组意象勾勒秋日图景,被誉为 “秋思之祖”,凝练深沉。

11.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两水:宛溪、句溪。双桥:凤凰桥、济川桥。谢公:南齐诗人谢朓,李白对其诗风极为推崇。

赏析:登楼怀古,秋景壮丽,末句表达知音难觅的孤独。

12. 《雨霖铃・寒蝉凄切》(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生平:柳永(约 982—1057),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婉约派词人,作品多写市井生活。

注释:都门帐饮:在京城郊外设帐饯别。凝噎:哽咽难言。经年:多年。风情:情意。

赏析:离别词典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成为千古名句,情景交融。

13.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北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释:苒苒:渐渐。颙望:抬头凝望。恁:如此。

赏析:以秋日江景为背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苏轼赞其 “不减唐人高处”。

14. 《念奴娇・中秋》(北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作者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全才,诗、词、文、书、画俱佳。

注释:桂魄:月亮。清凉国:月宫。骑鹏翼:化用《庄子》大鹏典故。

赏析:中秋望月,意境空灵,融合道家思想,展现苏轼旷达胸怀。

15. 《行香子・秋与》(北宋・苏轼)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注释:书空:用手指在空中写字(出自《世说新语》)。侬:我。

赏析:以秋景喻人生,感叹时光易逝,晚年心境渐趋超脱。

16.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北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风叶:风吹树叶。妨:遮蔽。孤光:孤独的月光。

赏析:中秋感怀,既有人生如梦的虚无,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复杂。

17.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生平:李清照(1084— 约 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词人,被誉为 “千古第一才女”。

注释:瑞脑:香料。纱厨:纱帐。销魂:极度悲伤。

赏析:重阳怀人,“人比黄花瘦” 以花喻人,含蓄委婉。

18.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作者生平:白朴(1226— 约 1306),字太素,号兰谷,元代戏曲家,“元曲四大家” 之一。

注释:飞鸿:大雁。白草:秋日变白的草。

赏析:前半写萧瑟秋景,后半转明快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秋之多元。

19. 《秋风词》(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注释:绊人心:牵挂人心。何如:不如。

赏析:以秋景起兴,倾诉相思之苦,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20.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作者生平:李煜(937—978),南唐后主,精书法、音律,词风哀婉,被誉为 “词中之帝”。

注释:锁清秋:被秋色笼罩。别是一般滋味:亡国之痛难以言说。

赏析:以秋景衬亡国之愁,“剪不断,理还乱” 成为千古绝唱。

这些诗词涵盖了从先秦到元代的经典秋景描写,既有杜甫的沉郁、李白的豪放,也有柳永的婉约、苏轼的旷达。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的结合,展现了中国文人对秋天的独特审美与哲学思考。无论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的雄浑,还是 “人比黄花瘦” 的细腻,都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