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句大全 查看格言:《天育骠骑歌》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天育骠骑歌》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浏览本页手机版
天育骠骑歌 [唐] 杜甫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鹤注】此当是天宝末年作。洙曰:天育,马厩名。据《唐志》,总十二门者为二厩,一曰祥麟,一曰凤苑。其后但增八坊八监,亦无以天育为厩者,当是云天子所育之马而已。今按:骠,疾走也。骠骑犹云飞骑。东方朔有《答骠骑难》。汉有骠骑将军之号。又唐贞观间,骨利于所贡马十疋尤骏,太宗各为制名,其六曰飞霞骠。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①,今之画图无乃是②。是何意态雄且杰③,鬃尾萧梢朔风起④。毛为绿缥两耳黄⑤,眼有紫焰双瞳方⑥。矫矫龙性含变化⑦,卓立天骨森开张⑧。

  (前记画中之马。首提天子之马,此图为天育设也。鬃尾以下,皆写其意态之雄杰。)

  ①《穆天子传》:天子之马,走千里,胜猛兽。天马子,见《西域传》。②《庄子》:齐景公好马,命使善画者图之访似者,期年不得。③《慕容庾传》:“雄杰有大度。”④鬃,马鬣也,刘恢诗:“络首缠鬃尾,养以甘露刍。”颜延年《赭白马赋》:“垂梢植发。”萧梢,鬣尾摇动之貌,虽遇朔风而能竖起也。陈师道曰:马之良者不怕寒,嘶风踏雪,愈有精神。夏侯湛《笳赋》:“胡马怀夫朔风。”⑤《尚书中候》:“龙马,赤文绿色。”郑玄曰,“赤文而绿蛇也。”《说文》:缥,青白色。”《穆天子传注》:魏时鲜卑献千里马,白色,两耳黄。名曰黄耳。贾谊赋:“骥垂两耳。”⑥《相马经》:“眼欲得高,眶欲得端,光睛欲得如悬铃紫焰。”《赭白马赋》:“双瞳夹镜,两颧协月。”⑦《诗》:“四牡矫矫。”介之推《龙蛇歌》:“有龙矫矫。”《五君咏》:“龙性谁能驯。”刘琬《龙赋》:“变化屈伸。”⑧蔡邕《庾侯碑》:“英风发于天骨。”《袁宏传》:“天骨秀朗。”开张二字,见《出师表》。马援《铜马相法》:“膝本欲起,肘腋欲开。”

  伊昔太仆张景顺①,监牧攻驹阅清峻②。遂令大奴字天育③,别养骥子怜神骏④。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⑤,见之座右久更新⑥。

  (次叙画马之由,再提太仆监牧,盖图起于张公也。【朱注】简阅唯取清峻,恶凡马之多肉耳。字于天育者,群马也。别养骥子者,骠骑也。四十万,指群马。独写真,指骠骑。)

  ①杨子云箴:“伊昔唐虞。”赵曰:《唐·兵志》:监牧之制,其官领以太仆。今公诗所谓太仆张景顺,乃开元时人。旧庄作张刀岁,是贞观时人,误。又曰: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碑序》:开元元年,牧马二十四万匹,十三年乃有四十三万匹。上顾谓太仆少卿监牧使张景顺曰:“吾马繁育,君之力也。”对曰:“帝之力也,仲之令也,臣何力之有。”②《周礼·夏官》:庾人,掌教駣攻驹。注:“攻驹,騬其蹄齧者闲之。二岁曰驹,三岁曰駣。”《魏志》:常林节操清峻。③《前汉·昌邑王传》:“使大奴以衣车载女子。”注:“大奴,奴之尤长大者也。”胡震亨曰:大奴,张景顺之牧马奴耳。赵注指王毛仲。毛仲父坐事,虽尝没为官奴,然是时正以霍国公领内外闲厩,景顺乃其属也。岂得称为大奴,令之守天育乎?《杜诗博议》:郄昂《马坊颂碑》云:唐初,得马于赤岸泽,令张万岁傍陇右驯字之。作字天育,亦通。《列子》:“字孕常时。”④《唐六典》: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粗良,细马之监称左,粗马之监称有。据此则别养骥子,乃另为一处,与字天育不为重复矣。梁元帝《答齐国骧马书》:“价匹龙媒,声齐骥子。”《世说》:支遁好养马,或问之,曰,“贫道重其神骏。”⑤梁简文《咏美人看画诗》:“可怜俱是画,谁能辨写真。”⑥后汉崔瑗有《座右铭》。

  年多物化空形影①,呜呼健步无由骋③。如今岂无骅骝与骅骝③,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④。

  (末乃抚图兴叹,盖伤知马者难逢,而自慨不遇也。曰多年物化,知作诗去开元间远矣。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庄子》:“其死也物化。”盲植诗:“形影忽不见。”②乐府《巾舞歌》:“健步哺,谁当吾。”③《瑞应图》:“騕褭神马,与飞兔同,明君有德则至。”应劭曰:“赤喙黑身,一日行万里。”《水经注》:桃林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王洙曰,鲁国黄伯仁《尤马颂》:“逾騕褭之体势,逸飞兔之高踪,兼骥騄之美质,逮骅骝之足双。”④欧阳氏曰:王良善御,伯乐善相马。王良,赵简子时人。天文有王良垦,盖因人以取名耳。《史》:伯乐,名孙阳,尝过虞阪,见驾盐车马,曰:“此良马也。”取而试之,果然。又有鬻马者,三日不售,伯乐去而视之,回而睨之,明目其价三倍。《后汉书》章怀太子注:伯乐,秦穆公时人,善相马。赵曰:韩退之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意本于杜。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请用微信扫添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