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初至绵州时作。《绵州图经》:越王台,在州城外西北。有台高百尺,上有楼,下瞰州城。唐高宗显庆中,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鹤曰:旧、新史:越王贞,太宗第八子,尝始封汉王。汉与绵为邻。【朱注】本传不载刺绵州,盖史略之耳。
绵州州府何磊落①,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②,碧瓦朱甍照城郭③。楼下长江百丈清④,山头落日半轮明⑤。君王旧迹今人赏⑥,转见千秋万古情⑦。
(此诗上下转韵,上半咏越王楼,下则登楼而吊古也。越王刺绵州,故先作府而后建楼。《杜臆》:照映城郭,此楼助州府之气象。长江落日,山水又增高楼之景色。真属奇观胜览。然前王不能长享此楼,而留为今人玩赏,则知千秋万古,其情尽然。即所云“万岁更相送”者。)
①州府,府之州治也。《世说》:州府文武劝郭淮举兵。郭璞《江赋》:“衡霍磊落以连镇。”②《吴志》:吕蒙曰:“孤城之守。”古诗云:“西北有高楼。”③《神仙传》:“碧瓦鳞差。”沈佺期诗:“红日照朱甍。”《选注》:“甍,屋檐也。”鲍照诗:“城郭宿寒烟。”④石崇诗:“登城隅兮临长江。”沈约诗:“百丈注悬淙。”⑤曰落日明,知楼是面西。庾信诗:“日落山头晡。”江总诗:“兔月半轮明。”⑥汉明帝诏:“复其旧迹。”⑦刘庭芝《公子行》:“千秋万古北邙尘。”此章体格,仿王子安《滕王阁》,而风致稍逊。卫万《吴宫怨》,亦本《滕王阁》,而姿韵自胜。今附录参观:“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淡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卷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勾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末二句与李白相同,不知孰为先后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