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
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
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首句言春,末句言云安,知是大历元年春云安作。其云入夏,又云热新,乃当春而预道夏时也。远注:汉魏以来,起隐士谓之征君。《后汉·韩康传》:亭长以韩征君当至,方修道桥。鹤曰:征君去秋曾访公云安,今在开州,寄以此诗。
白水青山空复春,征君晚节傍风尘①。楚妃堂上色殊众②,海鹤阶前鸣向人③。万事纠纷犹绝粒④,一官羁绊实藏身③。开州入夏知凉冷⑥,不似云安毒热新。
(此诗,伤征君之晚出。上四惜词,五六解词,七八慰词。山水空度春光,以其晚节犹逐风尘也。楚妃,比朝贵之得宠。海鹤,比处士之依人。今事丛犹然乏食,知官卑但以藏身耳。【黄注】藏身,犹云史隐。七句,见地见时。)
①《世说》:愿景怡不就征,晚节服食,不与世通。②【泽州陈冢宰注】楚妃,犹言宋子、齐姜、燕姬、越女,喻仕途中名位相轧,炫才嫉妒者,旧引樊姬以比征君之德,非也。陆机诗:“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马元熙侍:“掩抑歌张女,凄清奏楚妃。”应场《鹦鹉赋》:“表众艳之殊色。”③《西京杂记》:海鹤江鸥。湛方生《吊鹤文》:“忽闻阶前有孤鹤鸣。”④《庄子》:“通其一,万事毕。”《贾谊传》:“纠错相纷。”《司马相如传》:“交错纠纷。”《后汉书》:范丹为莱芜长,遁居梁沛之间,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⑤《庄子》:“知效一官。”《晋载记》:“马能千里,不免羁绊。”《宋书》:刘瑀曰:“骇骤罹于羁绊。”【远注】藏身,即东方朔避世金马门意。《庄子》: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⑥《九域志》:开州,东至夔州云安县龙目驿,二百九十里。卢世浓曰:此诗字字沉痛,说者类云讽刺,因错会“晚节傍风尘”一语,遂致通篇皆错。夫傍风尘,犹奔走道路耳,入少壮蹇踬,犹冀前途,至老年道路,则无复之矣,此最是伤心处。海鹤鸣向人,岂鸡鹜流哉。万事纠纷,犹然绝粒,一官羁绊,实以藏身,此等艰辛,向谁人道,全是自苦自诉,并以怜及征君,想寄诗时不知泪下几行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