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卧病荒郊远①,通行小径难②。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自愧无鲑菜③空烦卸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④。
(亦从草堂叙起。王果携酒而至,(,) 喜之也。劝高醉饮御寒,戏之也。【原注】“高每云:汝年几小,且不必小于我,故此句戏之。”)
①谢灵运诗:“卧病同淮阳。”②《前汉书》:陈恢见沛公曰:“足不通行无所累。”③《集韵》:“鲑,吴人鱼菜总称。”《齐书》:庾杲之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葅、瀹韭、生韭杂菜。任昉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尝有二十七种。”二十七,言三九也。④颜延之诗:“严驾越风寒。”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