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黄鹤编在广德元年,今姑仍之。【朱注】《王右丞集》有《送元二适安西》诗,疑即此人。旧注以元二为元结,钱笺辩其谬误。考本传,结未尝至蜀,亦未尝适江左也。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晋室丹阳尹①,..公孙白帝城②。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③。
(原注:“元尝应孙吴科举。”上四送别伤情,下则嘱其前途慎密也。风尘承乱后。江海承远行,二句有无穷之悲。自白帝而丹阳,乃江左经过处,此与“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同是起下语。时藩镇多跋扈观望者,故戎其毋诙兵以贾祸。【赵汸注】乱离之际,作客送客,倍难为情。)
①胡孝辕曰:丹阳尹,不必指定晋何人。南渡初,如温峤、刘隗尹京,多在王敦俶扰际,而子阳负剑称白帝,大似肃代朝节镇分据景象,用此二语先之,正为论兵语脉也。朱注云:《宋书》:汉元封二年,立丹阳郡,治今宣城之宛陵县。晋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阳为宣城郡,治宛陵,而丹阳移治建业。元帝太兴元年,改为尹,领县八。梁元帝《丹阳尹传序》:自二京板荡,五马南渡,因乃上烛天文,下应地理,即变淮海为神州,亦即丹阳为京尹。刘谦《三晋记》,苏峻召祖约为逆,约遣许柳以众会峻,克京师,拜丹阳尹,后以罪诛。【吴注】肃宗时,节镇跋扈,大有苏峻俶扰石头、子阳负险称帝气象。先伏此二句,正为“莫论兵”张本。②《元和郡县志》:白帝城,与赤甲山相接,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因号鱼复为白帝城。③【邵注】取次,犹言即次之处。【黄生注】此当时方言,犹从容之意。今按:当是次第之意。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白居易诗:“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又:“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又“闲停茶碗从容语,醉把花枝取次吟。”《史记》: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