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鹤注】此广德二年秋作。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细声侵玉帐①,疏翠近珠帘。未见紫烟集②虚蒙清露沾。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③。
(全首咏松,俱属寓意。一二新(,) 松,三四阶下,五六新松,七八阶下。《杜臆》:松、竹二首,各于结语微露本意,自负不浅。)
①玉帐,本兵家压胜方位,此言松声侵于卧榻耳。因在军中,故云玉帐。详见前。②梁武帝诗:“瑶台含碧雾,罗幕生紫烟。”紫烟,盖指紫禁而言。③梁简文帝《相宫寺碑铭》:“高檐三丈,连阁四周。”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