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1866—1925)中国伟大的革命家。1866年(同治五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名孙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号中山。他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急剧变化的时期。外患日重,人民在苦难深渊中挣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人民的反抗斗争没有止息。孙中山自幼参加农业劳动,最喜欢听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这使他对中国农民有较深刻的了解,也使他看到了人民的反抗精神,认清了清朝统治者的狰狞面目。12岁时,他投奔了在檀香山经营农业的哥哥孙眉,此后又在香港、广州等地读书,受到了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他非常景仰华盛顿、林肯等人,更感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国群之愿"。他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十分关心政治问题,并"以学堂为鼓吹之地"。他与同学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人经常一起纵论时政,称颂太平天国革命,被人称为"四大寇",他也自许为"洪秀全第二"。
1892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广州、澳门等地以行医为职业。由于他医术高超,前来求医的的人很多。但他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决定"借医术为人世之媒",联络有志改造中国的志土仁人。1894年夏,他受当时蓬勃兴起的维新思潮的影响,抱着一线希望来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希望统治阶级上层实行一些改良措施,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为楷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工农业生产。但他的上书遭到冷遇。此时,适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军队的惨败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深深地刺激着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希望依靠统治阶级上层人物进行改良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孙中山更感到了一种历史的责任。
1894年10月,孙中山再次远渡重洋,到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思想。经过多方联络发动,孙中山于同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成立会议上,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他在章程中指出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险恶处境,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作为人会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欧美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1895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继续联络同志,于2月21日建立了兴中会总部。尽管兴中会还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还带有狭隘的地域性,但它的成立毕竟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兴中会一成立,便把武装斗争放在首位,组织兵操队,进行军事训练。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举国一片反对之声。孙中山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好时机,便与陆皓东等策划起义。他们决定利用重阳节回乡群众来省城扫墓的机会举行起义。但由于走漏了风声,清政府派兵封闭了革命机关,搜捕起义人员,起义还未正式发动就失败了。陆皓东壮烈牺牲,孙中山流亡海外。
孙中山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希望他的革命主张和革命主义能够得到实现。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中苏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取得胜利。孙中山还诚挚地请宋庆龄代他到苏联访问,以实现他的遗愿。孙中山的遗嘱显示了他的爱国反帝和坚持三大政策的伟大革命精神。